纪实一见永见吴立忠杨皓张新张振国书

瀹夊崜寮鍙戞眰鑱屾嫑鑱楺Q缇? http://news.gdssnews.com/news/redianxinwen/1134.html

本网讯:由北艺塘美术馆主办,西双版纳勐海覃恩坊茶业有限公司、北京金石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德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一见永见——吴立忠、杨皓、张新、张振国书法艺术展》,于年5月23日在北京宋庄北塘艺术区开幕。

本次展览以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为主旨,共展出40余件作品,展览作品中吴立忠先生的小楷得魏晋风骨,儒雅而温润,有脱尘之妙;杨皓先生的行草书自在洒脱,蕴法度于变化中;张新先生善大字榜书,笔酣墨畅,劲健开张,既有豪士之旷达,又具禅宗之幽趣;张振国先生雅好秦汉六朝碑版,于中国传统金石学用功较多,其金石拓片题跋作品多以山谷小字行书为之,敦厚隽逸,洵然有古风。四位作者之作品虽面目不同,然齐聚一堂,互为增色、映照,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据悉展览时间至年6月6日,敬请光临观展并不吝赐教。

现场

场景

前言

戊戌年春,与张新、张振国聚会时,由于我们都是跟同一师父学习佛法又有写书法的共同爱好,所以就谈到了想以佛教的内容为题材来作一个佛教主题的书法展一事,事情确定下来后我便向师父汇报了这个展览的发心及缘起,一并请师父为我们的书法展题写了《一见永见》的展览名,转眼三年已去,辛丑佛诞日后的第四天在加入了杨皓师兄参与的情况下终于与当下的各位有缘相见了。一见永见是一个梦境,就象如果有一天我们与佛相见或与此时的你相见是同一样的梦境,见着欢喜与不欢喜那是由我们的因缘或分别心所决定的,而这分别心就是我们人生的悲欢聚散。事实上人只要有记忆的存在,一见永见就会是一个事实,那怕当我们睡去在那不可把持的梦中,我们会忘记了这个事实,但从梦的世界来看,我们所看见的这个世界又何尝不也是一个梦境,所以说人生如梦是一种认知,同时也是一种放下认知和执着的方法。就如写字好像是一面明亮的镜子,通过一点一画的书写,它能够完全清楚地让你看见自己的每一个想法从生起到消失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贴着名与利的标签里,一些人被名带走了,一些人被利带走了,唯有那些既没有被名也没有被利所带走的人,依然还待在原处以无得无失的认知坦露和守护着这一点一画中身心世界的清净与自在。坐飞机的时候会有一种体验,当我们从云层上面来到地面,乌云或白云,薄云或厚云下的光线会影响我们对地面的感受和认识,这种对光线的认识是远离我们在云层上对光线的认识和感受的,这便是我们随时都要记住的关于光线本质的认识和记忆,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心的本质就如虚空一样,那么我们就会有了能够包容和接纳一切的情怀。于是我们说:现在开始去看展览吧!带着在云层之上的眼睛,这地面只是一个被各种云层所遮蔽着感知后的梦境,你要当心!身体皮肤性别年龄其实这些都是云层,于是我们说在确知的梦境里你可以放松和自在起来,在这个有着善与恶对与错的世间,此时你可以不再用好与坏的判断来看这些作品了,在当下,在这个记忆未曾被经历过的空间里,你看记忆正在纷纷散落,我们这些于梦境中一见永见的人们正在未曾有中相见!

高清图版

吴立忠,号德立居士,贵阳人,别署契用斋。

杨皓,字东耳,号德眼居士,云水斋主。贵州贵阳人。中国书画院贵州分院会员,贵州夜泊临池书画院联合创始人,北京德眼科技集团董事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副会长,云南理工大学金桥学院兼职教授。沉着痛快,书之本也,我写字,我存在,我快乐。

张新(新法),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摄影师,汉字书写者。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宋庄北塘艺术区。

张振国,河北正定人,字定庵,号棠村,法名圆振,斋号观云精舍。雅好金石书画,近年来主要从事金石学的传播与研究。师从海上童衍方先生。原为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摘》杂志艺术部主任,《非常艺术》杂志主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青年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金石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gz/7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