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卷严重的快递行业,中通想要在市场中胜

白癜风的最初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在智能化时代到来之际,人工智能将会给整个快递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快递的关键在于末端的良性运行,因此,快递行业未来主要的竞争在于末端智能化的竞争。

中通快递末端智能化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业务效率低下,智能化水平不高;人力资源混乱,智能化支持不够:存在信息孤岛,智能化整合缺乏。以下将做详细解析:

业务效率低下,智能化水平不高

快递主要的业务是派件和取件,目前末端派取件的流程主要依据以往的经验,在路线规划、时间预算和突发状况应对方面没有科学的设计,缺乏智能化。整个取件、派件和操作环节人力管理问题多,时间浪费严重,网点效率低下,错误反复出现。末端因投诉和时效未达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末端具体智能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取件时间长,操作多反复

取件装包环节,由于一些客户件量较大,货物堆在仓库地上,网点安排临时工将地上的快递装入袋中,这个过程需要蹲下站起,过程枯燥乏味,而且一次性能搬运的快递较少,装满一袋耗时较长。

最后需要人工将袋子搬运到车上,有时去得早,客户货还没有打包好,等待装包也花费时间。装包环节客户打包好丢在仓库,快递操作工将丢在地上的快递装入袋中,整个过程丢丢捡捡,耗时耗力,存在多次反复操作现象。

26取件业务流程图收件量有淡季和旺季,也和总部政策有关。网点首先凭经验划分区域,每个机动到指定的客户家取件,机动安排完白天的派件,下午去客户家取件。

大客户家会安排临时工装包,机动和临时工需要将包装车,然后回到场地卸车。每个机动从客户那取货回公司时间不固定,有时操作场上会因为机动没有取货回来,整个流水线的工作停滞,造成时间及成本损失。淡季一般晚上7-9点完成取货,旺季经常到10点以后货才取完。

2.场地操作较慢,缺乏标准化

场地操作上,临时工是按小时计费的,扫描的临时工有快有慢,有的员工一小时扫00件,有的员工一小时扫件,没有标准化。

由于临时工数量较多,管理无法面面俱到,整个操作流程很容易厚此薄彼,无法实现1+12的效果增益,相反会出现1+12的低效率。并且错扫错分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快递延误,总部罚款。

而货到场地需要倒包、扫描、分拣,最后集包装车,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不断重复倒包、扫描、集包的工作,这一个过程效率并不高,在货量激增的时候,经常要凌晨2-点下班,双十一甚至更晚,加上货车到总部还需要排队入场,去得晚了经常赶不上总部的下班时间,货发不出去会造成延误罚款和客户问责。

.派件效率低,依赖人工

派件上,虽然早上5:0场地就开始操作,但快递员出门需要8-9点,扫描、分拣都需要人工,快递员将自己区域的快递挑拣出来,然后分类装包,由于交通管制等原因,快递员骑小三轮送快递,而小三轮的装载量有限,有时需要往返场地。

一些商场和居民楼快递点多且复杂,需要送货上门,往往耗时耗力。而驿站也全是人工操作,件量很大,效率很低。

随着派件量不断上升,网点的派件压力巨大。每个快递员每天至少要派00件,旺季某些快递员一人一天要送多件,工作时间从早上5:0到晚上凌晨。

但是快递柜数量有限,送货上门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而总部每天对网点都有时效考核,没有及时签收,就会有罚款。整个派件过程完全依赖人工完成,除了系统智能化判断延误遗失,整个派件流程以人工为主。

4.突发情况没有应急预案

网点虽然是自动化分拣设备,但在装车卸车、倒包、大货分拣、人工扫描、集包等诸多环节仍需要人工,只有传送带运输和目的地分拣是机器完成的。

并且设备出故障时,没有较好的应急方案,整个生产线停滞,等待维修人员。常出现的设备问题有传送带堵塞、扫描故障,当倒包倒得太快,超过传送带承重时传送带会停止运输,或者快递卡进了机器等,针对设备故障并没有智能化预警。

另外,总部对网点有驿站指标考核,每个阶段必须有相应数量的驿站设立。该网点目前必须要设立16个驿站,由于资金有限,通过与驿站合作的方式完成总部指标,驿站纳入总部指标考核,网点每天上午将驿站的件打包好由机动运送至驿站,驿站自己安排人员入库。

但由于驿站不是网点的直营,在管理上较为不受控制。驿站为了增加收入同时接收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等多家快递的件量,有的一天件量上千件,入库需要人工用专用把枪扫描快递上的条形码,然后将打印出来的序号标签贴到快递上,并整齐排放,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如贴错标签等。

而且驿站人员只有一到两个,入库不及时会导致网点无法完成总部的时效考核。驿站自身经营的问题导致客户投诉屡屡发生,最后也影响网点的月度考核。频频有驿站因为件量过大,人员不稳定倒闭的现象。驿站的突然失控,网点也没有智能预警和应急方案,最终造成的快递延误和投诉问题罚款都要网点自行承担。

客户管理上,件量大增的时候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吃紧的状况。网点为留住大客户会先为客户发货,第二个月中旬才问客户要快递费,一些大客户迟迟不打款,有的甚至跑路出现款项无法追回的状况。

财务管理缺乏专业人员,无法及时判断网点盈亏,财务一天的工作基本是对账等和数字打交道的工作,工作耗时没有精力去判断客户的风险性。财务工作枯燥乏味,完全可以通过智能财务系统实现自动对账,成本管理和风险分析。

人力资源混乱,智能化支持不够

从网点的组织结构图可以看出该网点属于扁平化管理,职能部门较少。由于历史原因,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许多规章制度建立不完善,重建制度老员工不适应。

网点管理每天应对诸多派件和发件问题,无暇思考管理上的漏洞与不足。新出现的问题无人解决,许多小而杂的问题,例如丢件找件、一般设备损坏等问题无人处理或没时间处理。

网点缺乏专业拓展快递收件业务的人才,价格优势不明显,渠道单一。总部的商业赋能计划,每个月需要销售一定数量的总部商品,一直未能完成总部指标。

人力资源上,由总经理和财务室主任负责招聘和规定薪酬,招聘难,愿意从事快递员职位的较少,招聘客服有经验的少,招聘渠道比较单一(劳务中介,熟人员工介绍,58同城),线上招聘成功率很低。

公司薪酬、绩效与福利制度不完善,员工积极性不高,如扫描员扫描速度慢,扫多扫少每小时工资不变,机动工作成果没有评价体系,导致有的机动很忙有的不忙,但工资都一样的现象。缺乏完整的培训体系,都是老人带新人模式,新人很容易因为前期不熟悉路线和业务而放弃职业。

新的快递员不熟悉业务,不懂总部的规章制度,被客户投诉或问题件处理错误经常产生罚款。客户只要拨打总部的客户电话询问或者在淘宝点击物流投诉,总部系统自动视为投诉,投诉系统就会自动扣除网点在总部系统预存的发货费,发货费为负就无法扫描发货。

而有时是客户自身原因,家人代收未告知然后电询总部,而快递员却必须承担罚款。由于没有健全的新员工培训体系,加上老员工自身较忙,没有足够的精力培训新员工,往往一开始新员工会觉得工作困难,没有头绪,不懂快递规则,出错造成诸多罚款,面对重重困难,新入半个月的员工离职率较高。

客服主要任务是处理客户的投诉尽可能降低网点和快递员的损失,该网点采用外包客服,但是快递员经常和客服发生矛盾,认为客服的处理方式加大了他们的损失,

由于是外包客服,他们纯在线服务,不在网点场地,许多新客服业务不熟,不了解快递员和网点的处境,并且外包客服承接不止一家快递公司,很容易顾此失彼,快递员和客服的互相不理解和矛盾,进一步降低快递的服务质量。

末端网点没有自己的员工培训体系,往往入职即开始正式工作,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网点对员工没有清晰的考核制度,员工自身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应该怎么解决,管理一遍遍重复,但是各种突发状况仍旧反复发生。

末端由于资金和人员有限无法做到对员工的实时培训,也没有合适的培训导师,导致末端新旧问题层出不穷,管理每天疲于奔命,各员工忙忙碌碌,没有进步,缺乏科学的流程管理体系,效率一直原地不动。

末端由于缺乏科学的客户管理体系,导致客户流失和财务损失。对于员工表现,经常是客户自己打电话告知和群里反馈,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

一些小客户不发货,网点无法及时发现,没有精力去维护小客户。每天可以从系统导出每家客户的发货量,可以从客户的发货趋势分析客户状况,这些都需要人去做,末端由于人员缺乏,事务繁杂,无意识和精力去维护客户。

综上,末端人力管理是缺乏系统化的,不成体系,从招聘到培训都缺乏流程管理,又因为末端人力不足,没有专业的人力、财务和客户管理岗位进行相关工作,智能化系统能帮助减少人力投入,但目前末端人力管理智能化支持不足,招人和留人的难度始终较大,许多工作如财务分析、客户管理等没有人做。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人”是企业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关键。人员管理的目标应该是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人、财、物,“人”相对与“财”和“物”又有所不同,“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影响“财”与“物”,所以“人”是公司非常关键又复杂的一环,管理好“人”才能让企业的各项工作事半功倍。

存在信息孤岛,智能化整合缺乏

前文提及快递员与客服等部门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原因是快递员、客服、财务、场地等各部门信息传递路径重复有壁垒,信息共享低,造成各部门互相不理解,发生矛盾或者解决问题时间被信息壁垒过度延长,从而导致网点管理效率低下。快递员不理解客服的工作流程,对客服的解决方案不满,客服认为快递员不合作,互相敌视。

末端客服每天面临诸多催件,投诉工单,协商处理等问题,许多重复的问题用重复的处理方式,比如协商就把协商信息从一个群复制到另一个群;财务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充单号,根据客服信息转账,查入账情况,其中充单号是重复率很高的工作,而且群消息很多,很容易遗漏。

机动到客户家取货时间无法准确估计,缺乏信息化,网点无法掌握机动在外的工作状态。有的机动会借机赚外快,比如给别客户家取货用的是网点提供的车辆,给网点造成损失,因为无法衡量机动在外的工作状态,看上去每个机动都很忙,但不知道是否真的那么忙,效率始终无法提升。

再比如财务发现风险,管理无法及时知道,导致应收账款追不回,客户流失。还有员工离职等问题,也可以从考勤、财务、客服等全方位分析风险,提前准备,但由于末端智能化水平不高,整合不够,导致各部门信息闭塞,沟通效率低下,影响工作顺利进行。

末端的主要精力全部都用在派件和发件上,每天有各种大小问题层出不穷。如车辆损坏、客户投诉、丢件找件、人员流失以及各种突发情况。确实派件和发件是末端最重要的任务,派件和发件顺利,服务质量和客户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而末端由于资金有限和人员流动问题,最终需要依靠智能化转型才能真正扭转困境,总部和末端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中通末端的困境需要末端网点和总部的通力合作,共同解决。

要解决中通快递末端提到的上述问题,可以从传统的业务流程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客户管理着手,但是这一领域已有诸多研究,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和智能化趋势,从智能化转型这一角度进行策略分析。

首先,企业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趋势,智能化时代到来,企业应该尽快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其次,随着中通快递末端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员流动带来的巨大管理成本,使得末端压力越来越大,通过智能化转型能够很好地降低人力成本。

再次,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不断成熟,相关应用已落地,快递末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复工作较多,更容易实现智能化转型。

国外企业已经在智能化转型,目前国内头部快递企业顺丰、京东、圆通等都在进行末端智能化转型,中通也在其中,因此快递末端的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节能减排、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抗风险能力。中通快递末端只有跟上行业智能化发展步伐,才能可持续发展。

(文章所用的数据、图片,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gz/10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