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网络提供
宋代才女李清照半生安逸半生坎坷,晚年孤寂,成就了她诗词上的清新活泼与婉约凄凉并存。曾有人以她的身世摘取她作品的只字片语来攻击她的德行,以传统的三从四德强加于她不守妇德,亏言行。虽是小众,却也令人为这位女子唏嘘不平。浏览有关文章,生出些许思考,突然觉得李清照留史的美名除了她的诗词文采坎坷遭遇外,似乎没有对她的人品做过多的评价。今天晓月就依据大家公认的这位词作先辈一生经历做个评价吧。
清照早期词作宋代才女李清照,年春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百脉泉水养育了这位灵秀聪慧的少女。后随父亲李格非居住汴京,李格非是颇有名气的学者,精通诗词文赋,颇受苏轼的赏识,号称“苏门后四学士”。她的母亲也是出生在贵族书香世家,父母两族皆是官宦且对文学都有造诣。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让她受到了很好的教养,使得她一生酷爱读书写作。
如今存留的文字并无李清照姊妹的记载,有可能她是独女,家里藏有大量书籍,这种优渥的环境应该是她早期性格爱好的奠定基础。
宋代王灼评价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明代·杨慎也曾评价: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
清照自幼便享有才名,常常接触父母谈诗论文的聚会,所以得到叔伯间的赞誉。可能因父亲爱女之才,对清照的闺中爱好倍加呵护,以致她性格开朗活泼,善于词辩。
嗜酒也是她的特征,在那种半醺的情态下,她的词作奔放诙谐成千古绝唱。
清照善赌,编著《打马图经》,并写了《打马图序)重在介绍“打马”这种棋艺;一首《打马赋》则是以棋局比喻政局,借“打马”寓表心志。
两种嗜好表现了清照放开情怀的男子心胸与智慧,也是当时闺阁中少见的奇女子。
历史上没有留下清照外貌的记述,可见她并非过于美或丑,长相一般的清照,集智慧才辩和诗书性情于一身,可见她及笄后也不乏登门追求者。十八岁嫁入赵家,与夫君志同道合琴瑟和谐。这一段时期也是李清照一生最顺遂幸福的日子。
清照与丈夫离别后所作,充满哀伤。赵明诚,官宦之子,喜文物古籍,知识渊博,致力于金石学终生不渝。元宵节与李清照在汴京相国寺相遇。因早就爱慕清照闺中才名,初识相貌,便委婉的央求父亲赵挺之提亲。
两家均是朝廷高官,门当户对,亲事很快说定,婚后赵明诚出仕,二人感情和谐,志趣相投,过了两年平定舒适的生活。后因朝中派系相争,清照的父亲被贬官。清照父亲李格非与赵挺之政见对立,成了夫妻二人的困扰,清照随父亲回了故居。巧合的是,半年后,李格非复职,赵挺之因得罪蔡京被全家遣返。赵挺之去世,赵家也一夜间散尽,李清照随赵明诚回了婆母的老家青城。这让作者想起《简·爱》女主角的爱情观。李清照和赵明诚无疑是相爱的,地位的变迁,或许是因清照不愿牵连夫家,亦或是要照顾双亲,总之清照在娘家落难时离开了夫家,又在夫家落难时不离不弃,可见清照的自尊自爱荣辱与共的品格。在青州的十几年,清照与赵明诚过着从富裕到清贫的生活,有限的家资都放在了广求古今图书、遗碑、石刻的收藏、金石书画堆满了故居。夫妻和睦,清照依旧开朗乐观,饭后闲暇两人或茶或酒,斗诗赌文。
后期清照的词都比较凄凉哀婉。这样的生活过了整整十年,李清照过的平静充实,心灵的满足也封闭了她的灵感,这期间没有诗作流出。赵明诚又出仕了,一别五年,乍然离别无穷思念,她把整理古玩字画作为消遣,冥冥中有不安。这也是夫妻第一次分离这么久,为何不一同赴任无从考究,但绝对是两人感情的一次危机。期间她给赵明诚捎去一首《醉花阴》,明诚收到后闭门几天不见客,足足憋了五十首词,后把清照那首词掺杂其中,拿与文友们评赏,最后结论是清照那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做了首席。明诚感怀,他与妻子半生相处,文采皆输与她。
清照在去丈夫任上的途中,几首词均是惆怅莫名,竟没有重逢的喜悦。没有资料证明赵明诚纳妾,但从清照的诗词情绪变化和古代婚姻来分析,两人婚后十几年不孕,纳妾是无可非议。大概这也是两人第一次有了裂痕。
这对夫妻的契合打下了不可替代的感情基础,相聚不久就感情如初。清照是古代女子,再优秀也受封建礼教束缚,再加上她对明诚的爱和无子的内疚,形成了她对婚姻家庭的豁达宽容。
清照故居济南也许如此相处一生还是幸福的,可再一次摧毁幸福的不可抗战乱转变了清照的后半生。靖康变汴梁失陷,北宋亡,南逃成了他们辗转不变的路。这期间赵母去世,明诚先奔丧后任江宁守,清照整理好带不走的古籍文物留在青州,然后赴江宁。战火很快燃遍江北,青州陷落,几屋子的文献古物毁之一炬。来不及悲伤也来不及儿女情长,逃亡成了二人疲于奔命的生活内容。满目疮痍,一路仓皇,明诚离开青州时带走的十五车藏品也不断失落。
江宁叛乱,明诚深夜缒城临阵脱逃失职被贬。清照明知丈夫生性敦厚软弱,也不忍责备,可她的自尊高傲却在她心里埋下对丈夫失望的阴影。对金人入侵家国覆灭的恨和对北宋朝廷腐败的痛,让她行至乌江镇时留下一首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明诚深为妻子撼动,在她面前本就自卑,羞愧难以启齿。再加上无子,赵明诚一生应该不止妻子一个,可未留下子嗣,若妻妾不孕,难说不是丈夫的原因,这也是明诚的内疚。自此明诚更加郁郁不欢,面对世事清照也不再是年轻时的活泼明媚,两人时时相对无言。
明诚再次接到湖州调任,朝廷催得急,明诚只得先走一步,几年来分分离离二人已木然。可就是这一别,竟是明诚人生最后一程,八月他病逝健康。明诚临终时,对着比自己坚强聪慧的妻子竟无言,生逢乱世,他生不能给她以庇护,死后还能如何?一生追求付之东流,身后一无所有。一首绝笔诗写尽苍凉。清照览诗痛绝,二十八年,从浓情蜜意到相濡以沫,如今情何以堪。她原谅了丈夫的懦弱,也深深追溯,在感情上她始终是丈夫的唯一。
清照词埋葬赵明诚后即迎来第二次的南逃,一个寡女带着十五车的珍贵藏品,她不知怎样才能保住二人的心血。只得随身带了最珍贵的书册文献和明诚未完成的《金石录》,追随着皇室逃亡的踪迹一路辗转奔波。后来存放在洪州亲戚处的大部分藏品因城池陷落而遗失。
才华横溢的李清照难当这乱世中的孤苦,在杭州定居时一位明诚旧友张汝州介入她的生活。风尘碌碌让清照又一次体会到一个避风的港湾,她错误的接受了这段婚姻。却不想张汝州竟是自私的小人,他早就觊觎夫妻二人的金石藏品,想据为己有。清照看清后做出了震撼世人的举动,举报张汝州科举受贿要求和离,仅仅三个月的婚姻便结束了。为此她保住了前夫毕生的心血,保住了自己最珍视的自尊,却也据法换来两年的刑狱。她不悔,这就是李清照独一无二的美德,没有什么厄运能让她屈服,也没有任何人能强加给她屈辱。
李清照晚年生活众所周知的孤苦凄凉,在凄美苍凉的词意里,她注入了她的坚韧自强,坚守了她七十二岁的人生。
清照词李清照的一生既守了传统中的为人子,为人妇的规范,也具备了新时代女性的品质。千年桑海沧田,历史没有多少留痕,许多事不可查证。但作为一代名人的清照却未有任何污名传世,她十八年守闺待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与明诚相濡以沫,荣辱相随,随遇而安。二十八年的夫妻难免生嫌隙,清照做到了宽容大度。在明诚临终信念惧灰未托付的情况下,她依然拼力保护了他的未竟之作,并用余生整理了明诚的《金石录》原稿,完成了他的心愿,终于将这部举世闻名的考古巨著送到了赵氏家族手里。她还为《金石录》作了《金石录后序》,记录了这部著作的成书始末,并写下了夫妻一生的经历感受,文笔细腻简洁流畅,与她的词作一样精彩传世。
李清照是一代才女,开创宋词新篇章第一人,同时还是一个品德完美的女人。二十八年无子嗣的夫妻,感情始终如一,说明清照是一位知性妩媚的女子,她那些被人诟病的词汇,只能是对她觊觎不得的小人污蔑。她的性情只为夫而容,无可指责。所以清照德才兼备,所以清照是优雅完美的女性。宋朝唯一,现代也唯一。
谢谢阅读,晓月敬待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