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川渝作家环保行采风团走进长江泸州段。一路行走,一路眺望,一江清水,天光云影共徘徊。江水穿越绿意盎然的山川,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蜿蜒,在星罗棋布的新村中镶嵌。足至江边,只见流水滔滔,清澈见底,纯如甘露,令人陶醉。终于忍不住,蹲下身来,掬一捧清亮的江水,捞一把飘逸的水草,仿佛一下子捞回了童年的记忆,又回到了童年的河边。
不得不为这一江清水喝彩。翻阅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江河水质月报,今年3月,长江泸州段水质类别保持为二类水质,高于三类水质国家规定。这是个奇特的数字,难怪有环保专家惊叹:泸州人向新时代交出了长江大保护最靓丽答卷!
灿烂的阳光洒在江面,江水活力四射,从这里奔涌出川,欢快的浪花向我们频频挥手,向我们尽情诉说……
凝聚共识
年6月20日,这是值得泸州人记住的一天。
北京会议中心,专家齐聚,金色的阳光投进玻窗,明亮的会场洋溢着热烈气氛。经过充分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当主持人宣布,《泸州市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评审时,会场即刻响起旋风般的掌声。专家们由衷地为此感到高兴!他们知道,这个《规划》不寻常,它既是长江经济带第一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也是全国地级市层面第一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
第一个吃螃蟹?泸州人胆从何来?
“这是泸州的战略地位决定的!”泸州市相关领导回答提问,话语掷地有声。
“长江大保护,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在长江流域的版图上,四川的位置至关重要。而泸州,是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泸州的长江水以什么质量出川,就代表着四川向全国交出了怎样的一份长江大保护答卷。”这位市领导向我们进一步阐释,说话时脸上透着坚毅的神色。
泸州地处长江上游,既是四川省生态建设的核心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长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泸州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必须首先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屏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成为全民行动。
为此,泸州的决策者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抓的思路打底,合力使用了三个招数,招招都过筋过脉。
头一招,用科学的规划凝聚社会共识。早在年10月,泸州就出台了《赤水河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并在年以后,相继编制了《赤水河(泸州段)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泸州市绿色发展规划》,确定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思路和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今“两个第一”的《规划》。
第二招,大刀阔斧优化工业布局。泸州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严禁在长江沱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新建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项目。近年来,泸州招商引资频现“拒签门”,为保绿水青山,落后的项目再大也不引进。泸州市民在的调整行动中,看到了党委政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铿锵步履和坚定决心。
第三招,开展环境信用评价。按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统一安排部署,泸州对全市59家重点企业开展四川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评价结果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信用泸州”网站等平台向社会公告公示,广泛宣传环保诚信企业,曝光环保失信企业。投入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平台建设,年底建设投运后,将全市家企业纳入泸州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围内。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泸州市“绿芽积分”活动,这是西部首个个人绿色生活积分。“绿芽积分”,点亮一条人人都能参与的环保征途,让全体市民都成为追光者!
据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年,泸州启动环保“绿芽”行动,成功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落地生根。年,泸州再度发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绿芽”行动为发端,建立了泸州市“绿芽积分”。这是基于个人绿色行为的数字化激励模式,创新运用碳减排方法学,全方位采集绿色维度数据形成的个人绿色生活积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记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科学核算个人产生的环保贡献。
说起这件事,家住泸州主城区的张女士有点激动:“我每步行步,就将记录1.g减排量,我每天至少步行步,奖励‘绿芽积分’10分。”原来,这是其中的低碳步行项目: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