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冶联合处理低品位含金尾矿的试验研究冯大伟1,2,王玲1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北京.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导读:
随着全球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益减少,难处理金矿成为黄金产业的主要来源(贾玉娟,),合理地开发利用难处理金矿对我国黄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难处理金矿是指经细磨后直接进行常规氰化浸出时金浸出率低于80%的金矿石(宋言等,)。此类矿石具有载金矿物颗粒微细、有害杂质含量高及包裹金占比高等特点,其中的大部分金难以用常规氰化工艺提取出来。难处理金矿包括硫化矿、碳质矿和碲化矿等(王帅等,)。目前全球约有2/3以上的金矿属于含硫难处理金矿,该类矿石中金的粒度较小,呈显微状和次显微状,主要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硫化矿物(黄铁矿和毒砂)中,硫化物的包裹阻挡了浸金试剂与金的接触,导致金的浸出率很低。
难处理金矿的种类及其处理方法对于其浸出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Farajietal.,;Trungetal.,;Yuetal.,)。为阐明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机理,提高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效率,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冯大伟博士和王玲教授对菲律宾某贫硫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并通过开展选冶联合流程优化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浮选工艺流程,取得了较好的选冶指标。
图2矿物的电子背散射图像与X射线能谱分析
1-碲金银矿;2-黄铁矿
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1)菲律宾某含硫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尾矿矿样中金含量为0.86g/t,银、铜、铅和锌等品位较低,综合回收价值有限;金矿物主要为碲金矿、碲金银矿和含金碲银矿,其次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银矿物主要为碲银矿,其次为辉银矿、自然银、硫锑铜银矿和银辉铅铋矿;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有少量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金属氧化矿物主要有褐铁矿和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其次为云母和方解石等。(2)金矿物产出粒度很细,主要分布于20μm以下,其中5μm以下的占有率接近40%;在粒度为-0.mm占98.15%的情况下,裸露金占41.86%,以包裹金或不可见金形式分布于黄铁矿中的金占50.00%,以石英等包裹金形式产出的金占8.14%。(3)通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的闭路工艺流程,可获得产率为14.23%、金品位为5.21g/t、金回收率为86.21%的金精矿;金精矿中Cu含量为1.09%、Pb含量为0.66%、Zn含量为1.82%,金精矿中的铜可能会影响金的氰化浸出。(4)在金精矿磨至-0.mm占70.12%的条件下,直接氰化金的浸出率为41.60%,金的氰化浸出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金呈微细粒被黄铁矿包裹以及金矿物多为碲金矿、碲金银矿和含金碲银矿等所致。(5)金精矿氧化焙烧—氰化浸出的适宜条件为氧化焙烧温度为℃、焙烧时间为60min、焙砂细度为-0.mm占85%、矿浆浓度为33%、矿浆pH值为10.5、NaCN用量为10kg/t、浸出时间为24h,在此条件下金的氰化浸出率为73.76%,和金精矿直接氰化指标(金氰化浸出率41.60%)相比,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了32.16%。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