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猴群。摄/徐延程,图/《自然之美》
“我们诞生在中国”
比起其它灵长类亲戚们,金丝猴似乎更像人类。它不仅有“莫西干头”、“朝天鼻”、“嘟嘟唇”、“啤酒肚”,还有“单身汉俱乐部”、“宫斗大戏”、“阿姨行为”、“货币交易”……这到底是什么神仙生物?
我们诞生在中国通过基因测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团队在年《自然-遗传学》发表的封面文章中认为,金丝猴的祖先最早生活在距今约万年前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不断抬升引起金丝猴在距今约、、30万年分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模样。▲被框起来的是金丝猴,图左示意灵长类动物直系同源基因的重合关系;图右示意进化树,圆心深紫代表古近纪,中间紫色代表白垩纪,外圈浅紫代表新近纪,金丝猴在新近纪中间分化出来。图/《Whole-genomesequencingofthesnub-nosedmonkeyprovidesinsightsintofolivoryandevolutionaryhistory》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是中国最长、最宽、最典型的一系列南北向山脉。第三、第四纪冰期时,严寒自北向南席卷而来,许多生物受到东西向山脉阻挡无处可逃而灭绝,横断山脉却提供了南迁通道,使生物可以到相对温暖之处暂缓,庇护了金丝猴,沟谷纵横的破碎地形也为它们的分化创造了条件。现在世界上共发现5种金丝猴,它们的分布区域离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都不远。▲猴子天团!这是国内分布的4种金丝猴,从左至右为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缅甸金丝猴),前3种为中国特有种。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共5种金丝猴。图/《Whole-genomesequencingofthesnub-nosedmonkeyprovidesinsightsintofolivoryandevolutionaryhistory》一般灵长类生活在低海拔和热带气候地区,金丝猴却生活在高山森林,平均栖息海拔-米;尤其滇金丝猴是除了人类以外住得最高的灵长动物,甚至在海拔米的地方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拉萨的海拔也只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金丝猴毛发较长,利于保暖;氧气也越稀,它们特有“朝天鼻”,鼻梁骨退化,只剩两个鼻孔,适应缺氧环境,减少呼吸阻力。“鼻孔大开”会不会进水?“滇金丝猴之父”龙勇诚认为:“金丝猴靠头上毛发拦挡雨水流入鼻腔,它们前额也较突出,其上毛也较多;此外,金丝猴在下大雨时也会在浓密树冠下暂时躲避。”▲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冷杉林,是针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多彩中国》印象中猴子总爱贪吃水果,但高山上可没那么多果树,多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而且季节变化明显,顶多秋天才结点小果,比不上四季如春、果实丰富的热带气候区。没办法,金丝猴只好过上了“朴素”的生活,主要吃叶、芽、地衣、树皮。要消化这些纤维素含量极高的“主食”,金丝猴身上长了个“牛胃”。灵长类(比如人)一般只有一个囊状胃,即“单胃”,结构简单,体积小,不分泌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无法消化植物中结构复杂的纤维素。消化纤维素需要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金丝猴的胃内有分隔,除了有功能上相当于“单胃”的胃室,还有孕育微生物的胃室,具“复胃”性质,这种结构与草食性牛非常相似。▲川金丝猴。左一在给左二理毛,可以看到左二浑圆的肚子。金丝猴一般坐着休息,睡觉也坐着,只有理毛时才会躺下。摄/赵纳勋,图/《秦岭自然观察手册》在胃中,纤维素由微生物通过发酵分解,最终形成脂肪酸等物质被吸收利用;影响消化的鞣酸等化学物质也可以被微生物处理,避免“食物中毒”,而仅具“单胃”的猕猴对它们就束手无策。到了小肠,微生物被溶菌酶分解,摇身一变成了营养物质;就连这些微生物的“基因”RNA也不被放过,经高浓度的核糖核酸酶分解为核糖核苷酸被吸收利用。这种消化模式亦与牛非常相似,甚至两者胃内的微生物群落都很相似;牛和金丝猴,原本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动物发生了趋同进化,这正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智慧。为了给微生物提供生存空间,金丝猴的“牛胃”体积很大,足足有人类的1.5倍,撑出了个“啤酒肚”;植物的能量较低,它们需要吃很多才能饱腹,更是肚大腰圆。它们动如脱兔,通过不断跑跳消化食物;也静若处子,有雷打不动的午休习惯,间隔开上下午的觅食,可谓吃了睡睡了吃,十分可爱。金丝猴不都是金的!其实,5种金丝猴里,只有川金丝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金丝猴”。▲国内分布的4种金丝猴。从别称里可以清晰辨明它们的毛色特点。为何怒江金丝猴不别称“黑仰鼻猴”?因为滇金丝猴更早被认知(年),时称“黑仰鼻猴”,直到年后更黑的怒江金丝猴被发现(年)……尽管改了称呼,仍有习惯遗留,“黑仰鼻猴”仍指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没有别称。图/《多彩中国》年,这种身披金毛的猴子在四川穆坪(今宝兴)被发现(大熊猫也是在此于年被发现),时称“金丝猴”。它在动物分类学上区别于其它灵长类的最大特征是“朝天鼻”(并非毛色),因此为它创立了一个新的“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后来,陆续发现了新的“仰鼻猴”,深入人心的“金丝猴”叫法便指代了整个“仰鼻猴属家族”,而最先被发现的“老大”,便改称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川金丝猴。脸浅蓝色。金丝猴口腔两侧没有储存食物的“颊囊”,不会鼓起。图/《中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野生动物》在贵州被发现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brelichi)与川金丝猴亲缘关系最近,夹有橙毛,但整体毛色偏灰,面部也是灰蓝色,亦称“灰仰鼻猴”。▲黔金丝猴“大眼萌”。图/《多彩中国》在云南被发现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非常“有个性”,它长得很像人类,不仅有粉脸和红唇,还有极其酷炫的“莫西干”发型——头顶正中有一溜显著立起的黑毛。雄性在繁殖季节还会改变唇色深浅以示地位高低,一排望去,简直是天然的口红色号广告。▲滇金丝猴。烈焰红唇。图/《多彩中国》与滇金丝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在云南怒江州被发现的怒江金丝猴(Rhinopithecusstrykeri;最早在缅甸被发现,也称缅甸金丝猴),它毛色最黑,有点“老大哥”的风范。▲怒江金丝猴的“入世一窥”。探路的雄猴发现拍摄者一行人后,一边警惕地观察,一边高声示警。摄/左凌仁,图/《自然之美》越南金丝猴(Rhinopithecusavunculus)可能最接近原始祖先特征,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创始人奚志农形容它“就像其它金丝猴的合体,有滇金丝猴一样粉红色的嘴唇,川金丝猴一样蓝色的脸,还有类似黔金丝猴的头型”。它尾巴很长,可达身体的1.5倍,上覆螺旋状白毛,从树枝上垂下像藤蔓一般。▲越南金丝猴。图/Wikipedia,QuyetLe首发于Flickr历史上,金丝猴曾广泛分布于亚洲,国内遍布西北、西南、华南、东南等地区,甚至一度扩展到沿海。全新世以来,人类快速发展,“人进猴退”,许多金丝猴种群消失,幸存的被逼到人烟稀少的高海拔,栖息地也愈发碎片化,呈现“孤岛”状态,极易灭绝。目前,川金丝猴只分布在四川西部和甘肃南部、陕西秦岭、湖北神农架三个孤立的山区,分别有、、只左右。滇金丝猴只分布在北起西藏芒康、南至云南云龙的一个狭长地带,左右以澜沧江、金沙江为界,仅只左右。黔金丝猴就更濒危了,只生活在贵州梵净山一处,不到只;已达到环境的最大容量,而周边森林破坏严重,难有扩展空间。怒江金丝猴中缅加起来可能也仅只。越南金丝猴更是不足只。所有金丝猴都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国内的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怒江金丝猴。行走时将长尾翘起,搭在腰侧。摄/左凌仁,图/《怒江高黎贡山自然观察手册》由于栖息地与大熊猫有重叠、认识时间最早,川金丝猴在其中保护状态最好,研究了解较多,与人关系相对亲近。以神农架为例,年11月18日,第一次有一只川金丝猴放下在长期被猎杀中形成的敌意与警惕,接受了人工投喂的苹果,与人距离只30余米,它被起名“大胆”,可谓里程碑一样的存在;此后,为避免寒冬威胁金丝猴生存的“人工补食”每年顺利进行,苹果是它们喜爱的食物之一,还有胡萝卜、花生等。研究者认为,针对金丝猴严重的数量危机,可控的人工干预目前有益。猴与人的关系随着接触升温。一些金丝猴看到熟悉的研究人员会“像老朋友般,跑过来拍肩,张大嘴问好”;研究人员用“猴语”一呼唤,它们还会马上回应,哪怕距离较远,也很快就出现在面前。渐渐地,它们亦不怕生,见到记者的鞋带凑上去扯扯,瞅着摄影机跳上去研究研究;就在今年8月,还有秦岭的川金丝猴跑进长坝村的村民家里,蹭吃蹭喝、赖着不走。▲“众星捧月”。猴子可能在抢摄影师手里的花生。图/视觉中国不简单的社会猴儿跟近亲人类一样,金丝猴也是种很“社会”的动物。▲黔金丝猴群。摄/何雄周,图/《地道风物·贵州》金丝猴社会没有像孙悟空那样的猴王,而是和人相似,基本单元是“家庭”,由一只雄性家长猴和数只雌猴、数只幼猴组成(OneMaleUnit-OMU),“一夫多妻”;家庭与家庭之间可结成“分队”,这是社会结构的中间层次;再上层,就是数量可达上百只的“大社群”。有趣的是,金丝猴有正儿八经的“单身汉俱乐部”,由竞争家长之位的失意者加上长到3岁后被赶出家的“雄孩子”组成,称为“全雄单元”(AllMaleUnit-AMU)。这些雄猴一直“在各家庭边缘试探”,随时准备成为新的家长。这种社会模式下,只有最强壮的雄猴才有机会繁衍后代,保证了种群的基因质量。一般雄性家长猴3-4年更换一次,除了保证“最强壮”外,更因“吾家有女初长成”,需避免近亲繁殖;将“雄孩子”赶出家也是同样目的。铁打的雌性,流水的雄性,尽管“一家之主”是雄性,但金丝猴也被认为有些母系社会的味道。▲川金丝猴一家。图/《多彩中国》这种模式催生了“等级”。家庭之间,“一家之主”更强壮的级位更高;家庭内部,猴爸爸高于猴妈妈高于小猴。好的食物总是级位高的先吃,其它默默观望,待级位高的酒足饭饱离开后再接近食物;栖息或移动时也是级位高的处于优等位置。“单身汉”们在整个猴群里级位最低,往往分不到什么好的食物;处于猴群最外围,负责当“保安”。单元内部也会根据武力、年龄、“人脉”等论资排辈,一些弱势“小弟”通过傍“大哥”改善生活。▲滇金丝猴。如果金丝猴生气,它并不会像其它兽类那样龇牙,而是像人,“怒目圆睁”,喉咙里发出声音;若发声频率越来越快,肩头也耸动起来,那就是火气越来越大,准备发出攻击了。摄/彭建生,图/《自然之美》雄性有资源竞争,雌性也不例外。每年秋季发情期,都会上演“宫斗”大戏。金丝猴和黑猩猩、各种叶猴一样,繁殖行为一般由雌性发起。雌猴先“暗送秋波”,确定雄猴在看她,接着在雄猴面前小跑几步,展示自己,然后就趴在地上“邀配”,有时会有两三只雌猴同时邀配。其它雌猴想把交配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就会抢先趴在邀配的雌猴背上,让雄猴无处可趴;或者跑上前把邀配的雌猴按倒,给它理毛,让它做不了别的事。来来回回总会爆发冲突,雄性家长猴便走到两只雌猴中间,冲这个张张嘴,冲那个张张嘴(张嘴而不露齿是金丝猴表现友好的一种方式),把争风吃醋的后宫众猴安抚下来。如果雌猴不给面子,家长猴只能一个抱一个把它们隔开。雌性之间也会相互扶持。金丝猴有“阿姨行为”,“七大姑八大姨”都对新生儿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