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值东西方文化剧烈冲撞的关头,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产生了两朵奇葩:文有王凤仪(王善人),武有孙禄堂(孙福全);他们都是纯粹的草根,却创造性地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余绪,并使其发扬光大。而同时期的地球另一边,则有克里希那穆提和特斯拉两位巨人,他们也强有力地改变了世界!如果从文化特质的角度去看,会更容易理解这两位诞生于中国最忧患乱世的民间圣者的仪范。本文大约出自十年前,作者不详。通观全篇,其行文严谨、用史翔实、眼光独到,堪称佳作!读来能使人对中华武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及其未来使命,有诸多的启发……故整理成
字帖的落款为“涵斋”。方知作者即曾任徐世昌多年私人保卫工作——名震海内外的武术大师孙禄堂。后终于有机会与孙禄堂当面切磋书法与易经,不禁佩服万分,遂正式拜师学拳。
“书剑虽异其理则一”
作者徐晓冬
孙禄堂书法(彩虹注)
孙婉容所著的《孙禄堂文武集》导言部分写到:“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深知武学与书道一理。直至晚年,练拳习字是每日必修功课,每当援毫,必遵练拳九要之法。两足平踏地面,身躯中正松静,虚灵顶劲,腰塌肩沉,垂肘悬腕,将拳中劲道融入书法,劲自腰而发,至肩至肘至腕,冠于指,一气流行。观其草书,如练拳盘架,圆活紧凑,行笔沉涩,运墨苍润,灵活中透着沉稳,柔软中含着刚劲,‘导之则泉涌,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奇幻悠忽,行云流水,自成一体,出神入化!”
“先生认为,学书之道,无他玄秘,贵执笔耳。执笔贵中锋,平腕竖笔是乃中锋。拳术之五纲为:劈崩钻炮横,即无形中金木水火土。书法则有五锋为中逆齐侧搭,中逆齐侧搭虽用笔不同,然皆中锋。故拳术五拳之中和,书法五锋之中锋,二者运用虽不同,然其精奥原理故二而一者也。”
晚年孙禄堂先生舞剑照(彩虹注)
(全文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