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654516.html
崇祯三年八月(年9月22日),崇祯皇帝下旨在北京杀他最有才能的将领袁崇焕,对他施行大明律最厉害的刑罚——凌迟处死,也就是俗称的“千刀万剐”,刀刀见血,刀刀不要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们所熟知的大太监刘瑾,被凌迟了刀,据说袁崇焕被活刮了刀,在生不如死的过程中,这位被称为“大明最后的一堵长城”的袁崇焕是如何表现的呢?
据载,袁崇赴刑那天,北京百姓像炸了锅一般,奔走相告,涌向行刑地北京西市。
押解袁崇焕的囚车经过时,怒气冲冲的百姓指着他大骂“汉奸”,向他扔烂菜叶和坏鸡蛋,袁崇焕面无表情,一语不发。
行刑过程中,整个刑场被乌泱泱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个个咬牙切齿,刽子手每割掉袁崇焕的一块肉,就会引起他们一大片欢呼,有些人还跑向前抢着付钱买肉生食。
此时此刻,袁崇焕忍受着剧痛,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悲凉雄壮地大声吟道: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这首绝命诗至今读来让人感到不胜悲凉。这一年,袁崇焕年仅46岁,他死得惨不忍睹,不忍细述。
《明季北略》这样说:
"争噉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所谓活剐者也。"
又说:
"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噉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石匮书后集》也有记载:
“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刻间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犹唾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
袁崇焕被凌迟了三天,最终连骨头渣子也不剩,仅有的一个头颅,被崇祯帝令人在长城上的九个边防关口上逐一传视,震慑将领们,以儆效尤,不久就连这颗头颅也消失不见,据说被愤怒的士兵刀劈毁坏了。
这样的结局实在是太惨了,那么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杀呢?
首先,袁崇焕能有这样的结局和他爱说大话有关。
袁崇焕有能力,有魄力,有干劲,有狠劲,有功绩,可他爱吹牛。
他35岁中进士,被提拔在兵部任职。
当金军攻陷广宁后,朝廷急需人才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得知后充分发挥了他吹牛的本领,起初的说大话成为他仕途上的敲门砖。
他上朝后对明熹宗说:
“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朝中大臣许是被他毛遂自荐的勇气和魄力镇住了,纷纷对他交口称赞。
袁崇焕的一句大话让朱由校龙颜大悦,给他又是升官、又是拨钱、允许他招兵买马创立军队。袁崇焕被破格提拔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拨帑金二十万,从此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他从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到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在与金作战中袁崇焕多次立下军功,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在众将领中脱颖而出,受到明熹宗朱由校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