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筆記07金生麗水玉出崑崗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124/4763965.html

点击上方蓝字   「金生麗水,玉出崑崗」,這兩句從前面的天氣現象,講到地理。

  說到「金」,大概第一印象就是閃亮亮的黃金,這估計是「金」和我們日常生活連接最緊密的地方了。但其實「金」本義並非黃金,而是「銅」。

  「金」字始見於金文,最初從「王」(象斧鉞之頭朝下形)從「呂」(二粗點象兩塊金屬餅)從「亼」。

  這個金文字形象斧頭加上代表金屬餅塊之粗點,用以指製造或構成斧頭之金屬,與「冶」字從「刀」或「斤」之意同。

  西周金文中的「金」字形體結構左邊所從的「冫形」表示青銅原料之意,像把青銅材料製成鉼形,一般認為是「呂」字的初文。

  《說文》曰:「??(金),五色金也。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從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聲。凡金之屬皆從金。??,古文金。」

  前段基本上交代了金的性質,但後文「從土」一說,從金文構形上看,並不準確。《說文》關於「金」字形體結構的分析,只符合《說文》篆文的形體結構而不符合西周金文特別是西周早期金文「金」字的形體結構。

  後來金文把最初所從之二粗點,或訛為橫畫或斜畫,又或增繁至三或四畫,並將之置於「全」形隙間。後期金文中亦見剔除代表金屬餅塊的點或畫,當為省文。

  西周、春秋銘文中的「金」專指銅,豐乍父辛尊:「大矩易(賜)豐金、貝」,意謂大矩賞賜給豐銅、貝。引申指銅的顏色,《詩.小雅.車攻》:「赤芾金舄」,鄭玄箋:「金舄,黃朱色也。」

  大概在戰國以後,「金」泛指一切金屬,或專指貴重的金屬,仰天湖楚簡簡26:「白金」,表示白色的金屬,指銀。《郭店簡.語叢四》簡24:「金玉浧(盈)室」,指屋中裝滿金、玉。

  到這裡,「金」才有專指貴重金屬的意思。

  「生」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從「屮」從「一」,「屮」下之「一」象土地之形,全字會草(即「屮」)從土地裏長出來之意,本義是草木破土萌發,即生出、生長。

  早期金文承甲骨文之構形,後於「屮」下加一點作飾筆,後又變一點為一橫,於是「屮」下之「一」變為「土」。小篆構形取義大體相同,仍不失「屮」自土地上生出之意象。

  《說文》:「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許慎訓「生」為「進也」,當為引申義。

  對於有生命的動植物的出生,人們是熟悉的,如莊稼破土而出,小草長出嫩芽,動物降生,嬰兒出世等。但是,一個高度概括所有生命降生的生字,卻是抽象的,難以把握的。那麼,用小草破土出生這一常見的自然現象創造「生」字,清晰、明瞭、形象、精准,細細品味造字過程,不得不讚歎圖形文字包含著太多的智慧。

  「麗」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象一隻鹿有雙角之形,特別強調鹿頭上的一對美麗的鹿角,取義於麗角成雙成對,本義是兩個、一雙、偶。

  《小爾雅.廣言》:「麗,兩也。」《玉篇》:「麗,偶也。」由漂亮的麗角引申,「麗」有美麗、美好之意。

  古文字為了描畫一事物,往往把與該事物相連或相關的事物都畫出來,如為表示眉毛之「眉」,把眼睛也畫出來。「麗」字以一對麗角表示一雙之意,把鹿的身體也畫出來,才能清楚顯示所畫的是鹿角。

  也有人認為,「麗」的甲骨文下面是兩個「人」字(如小篆左邊那個字形),表示一對情侶或夫妻,上面加一長橫將兩「人」連在一起,義為耦(偶),即成雙成對,指事結構。又將一長橫分裂成兩短橫,顯得對偶。《說文解字》古文由此演變而來。據說古人訂婚,要送兩張鹿皮給女方作為禮物,象徵成雙成對,這類字形應是在當時這種習俗的影響下,在「麗」下加「鹿」,而形成的一個後起加旁字,義為伉儷,即配偶、夫妻。

  《說文》:「麗,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從鹿、麗聲。《禮》:『麗皮納聘』。蓋鹿皮也。??,古文。??,篆文麗字。」段玉裁注:「兩相附則為麗」、「兩而介其間亦曰麗」。

  「水」字甲骨文繁省不一,以中心一筆作水流,其旁之點作水滴,水滴數目多寡不一。「水」字用作偏旁時,水流數目不一,或有徑作水滴之形。金文「水」亦象流水形,戰國文字承襲金文。楚國文字或有左上與右上二筆相連之形,行筆與以往略有不同。

  「水」本義是河流,引申泛指一切水域,即江河湖海的總稱。

  《說文》:「水,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凡水之屬皆從水。」按許慎所謂「北方之行」、「中有微陽之氣」,皆漢朝所盛行的陰陽家學說。「水,準也」,本屬聲訓,後「水準」變作複合詞,先解作測定水準的器具,後引申指某一方面達到的程度。

金生麗水

  四個字是都認識了,那麼問題來了:「金生麗水」是按五行理論指「金生水」嗎?還是古人觀察地理現象,發現金礦都在河流附近,從而指出「金生於麗水」呢?

  《韓非子·內儲說上》:「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採金,採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眾,壅離其水也,而人竊金不止。」「夫罪莫重辜磔於市,猶不止者,不必得也。故今有於此,曰:『予汝天下而殺汝身』,庸人不為也。夫有天下,大利也,猶不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則雖辜磔,竊金不止;知必死,則天下不為也。」

  意思是說,戰國時荊國即楚國南部,麗水一帶發現金礦,於是便有很多老百姓偷偷到麗水中淘沙採金。雖然下達了禁令,不准偷采,對偷采者肢解軀體並棄之於市(古代酷刑),殺了很多人,但仍然禁止不住。

  《韓非子》繼續說:「夫罪莫重辜磔於市,猶不止者,不必得也。故今有於此,曰:『予汝天下而殺汝身』,庸人不為也。夫有天下,大利也,猶不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則雖辜磔,竊金不止;知必死,則天下不為也。」

  意思是,如此肢解軀體並棄之於市的酷刑尚且不能阻止人們犯罪,那一定是沒有得到法治的真諦所致。假如問,先把天下讓給你,再把你殺掉,你願意幹嗎?這樣的問題,傻子都不會幹。即便有「得到天下」這種誘惑,但如果提前知道做了的後果是必死無疑,也是不會去做的。在去麗水淘金這件事上,人終究還是懷著僥倖的心裡,可以「不必死」,才有「雖辜磔,竊金不止」這種情況。

  說了那麼多,這裡比較清楚的一點就是,《千字文》裡「金生麗水」這句應該就是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這句,也與下一句「玉出昆岡」相對,應該是「金生於麗水」的意思,如果解釋為五行學說的「金生水」則有些牽強。

  那麼,「荊南之地」的「麗水」是哪裡?

  據學者考證,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楚國的舊稱或別稱,周成王時,追封前代功臣的後代,於是封鬻熊的曾孫熊繹為子爵,在荊山一帶(今湖北西部)建立了荊國,建都於丹陽(今河南省淅川縣)。春秋時期,荊國遷都至郢,改國號為楚,戰國時期再次遷都到壽春。春秋時雲南地區屬荊國(楚國)後方之地,亦即「荊南之地」。故韓非子所說「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應在今雲南麗江之地。

  長江上游古代即稱「麗水」,因盛產金沙而在宋代被改名為「金沙江」,配上「金生麗水」這句,這名字也是夠形象的了。

  下面繼續說下一句「玉出崑崗」。

  「玉」最早見於甲骨文,象以絲線串繫數塊玉片之形,由三至五塊不等,本義是玉石。王國維認為古制一繫五顆玉,兩繫為一「玨」,而甲骨從三橫之形為象徵性筆畫。「玉」或簡省豎筆之上下末端。

  金文「玉」從「丨」貫三橫畫,三畫均等,形如楷書之「王」,與小篆形同。金文亦用作本義,表示玉石,如穆公鼎「易玉五品」、毛公鼎「玉環玉?」。

  戰國文字為了與「王」字相區別,或加上一兩斜筆或點作區別符號,為後世隸楷字形所本。

  本質上,玉是一種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中國自古就很重視玉器。《韓非子·和氏》記載的「和氏璧」想必是寫進語文教材中最出名的一塊玉石了。孔子說:「君子如玉」,表示君子的道德修養與品格應像玉石一樣,「外帶恭順,內具堅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光華內斂不彰不顯」。

  《禮記·玉藻》曰:「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認為玉具有仁、智、義、樂、忠、信等美德,以象徵君子之德。

  《說文解字》說玉有五德:「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凡玉之屬皆從玉。」

  現在,中國四大名玉包括新疆和田玉、陝西藍田玉、遼寧岫玉、河南獨山玉,市場上價值不菲,不過人們好像更多地是考慮投資、理財,還有多少人是衝著提醒自己「道德修養與品格應像玉石一樣」去佩玉呢?

  離開了「五德」,玉也無非是塊沒那麼粗糙的石頭而已啊!

  「出」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從「止」從「凵」,甲骨文「凵」或作「口」;「止」象腳趾,「凵」是「坎」的初文,「凵」、「口」皆象洞穴。

  古人有居於山洞,因此以腳趾向背山洞,表達進入和離開的意思。「出」字之「止」向外,象離家外出。而「各」字「止」向內,象進入之形。

  《說文》:「出,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凡出之屬皆從出。」好像也有點望文生義的意思。

  「崑」亦作「崐」,《說文》:「崑,崑崙,山名。從山、昆聲。《漢書》楊雄文通用昆侖。」崑崙,亦作昆侖,昆侖山的簡稱。

  「崗」字從「山」,「岡」聲。「崗」是「岡」的分化字,表示山脊。《集韻.唐韻》:「岡,俗作崗。」

  現代漢語中,「崗」和「岡」兩個字的用法有區別。「岡」表示山脊,「崗」則指土坡、崗位等。

  順帶看一下「岡」字。

  「岡」字甲骨文字形為山上加網,從「山」,「網」聲,本義是山脊。山脈如網,山骨便如網線。山勢凸出的部分為岡之範式。

  《說文》:「岡,山骨也。從山,網聲。」《毛傳》:「山脊曰岡。」

  「岡」引申泛指山嶺、小山。如《楚辭.九思.哀歲》:「陟玉巒兮逍遙,覽高岡兮嶢嶢。」洪興祖補注:「山嶺曰岡。」

玉出崑崗

  崑崗,也就是昆侖山脈,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公里,平均海拔-米,寬-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新疆和田的昆侖山麓出產最高品質的美玉,從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區玉石的主要來源,因此這裡描述「玉出昆崗」。

  問題是,有金、有玉,又如何?

  《道德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字面意思很簡單,也很能說明問題。

  中國古話說:「富不過三代。」因為第一代創業,知道富、貴是怎麼來的;到了第二代、第三代,處於富、貴的環境中,卻不知富貴的本身,便是招來後禍的因素。「富貴而驕」,終會自招惡果,後患無窮。

  何況,現在連創業的第一代,因為在資本、互聯網的加持下,往往迷失,不知道「持滿」。經濟上,在各方喧囂下,今年增長10%,明年要增長%,明知不可持續,也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先透支了再說。表面上已經金玉滿堂了,內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啊。

  而這種不知持滿,傷害最大的,如《黃帝內經》第一篇所講,「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身體都已經垮掉了,金玉滿堂又如何呢?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往期回顾

《千字文》筆記06: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千字文》筆記05: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千字文》筆記04: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algebr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gz/7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