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青山,從藍瑛上溯

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古代绘画中,有一件蓝瑛(—)《白云红树图》轴(图1),为重色青绿山水,兼具红树、青山、白云的特征,这种画法曾在明末清初昙花一现,蓝瑛正是其代表性画家。他的类似作品还有《白云红树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图2)、《丹枫红树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图3)、《摹张僧繇青绿山水图》(天津博物馆藏)、《仿张僧繇山水图轴》(无锡博物院藏,图4),画法彼此近似,山体都使用了较为浓重的青绿设色,树叶使用了朱砂设色,表现秋季的红叶,颜色强烈、鲜明、刺激。画上大多自题为取法“张僧繇”。

图1蓝瑛《白云红树图》轴,x86cm,绢本设色,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图2蓝瑛,《白云红树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图3?蓝瑛,《丹枫红树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图4?蓝瑛,《仿张僧繇山水图》轴,无锡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馆藏本自题“画于邗上”,当为蓝瑛五十七、八岁时所作,即崇祯十四、十五年(-)居扬州期间。故宫博物院藏本自题作于“顺治戊戌”即顺治十五年(),蓝瑛七十四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本自题“时年七十又五也”,则是作于顺治十六年,晚于故宫藏本一年。天津博物馆藏本自题“张僧繇画”但无作画时间、地点资讯。无锡博物馆本则无任何作者自题和款、印,仅以风格判断为蓝瑛所作,可能原多扇屏风中的一扇。天津本书法与上海本相近,作画时间地点可能也在扬州;无锡本若为多扇屏风之一,有可能也是作于扬州(蓝瑛在扬州作过多件多扇屏风)。总之,蓝瑛的这一类型作品出现的时间,大致可以限定在五十七八岁前后,创作一直延续到他七十五岁以后,地点从扬州到杭州,应当说是他晚年的一种创作类型。那么,它们的渊源到底何在?它们与“张僧繇”到底是何关系?

目前传世的“张僧繇”没有一件真迹,从蓝瑛上溯,直接的源头是董其昌。已有学者指出:“蓝瑛还有一类青绿没骨山水,如《山川白云图》,题云‘法张僧繇之笔’,其实并无根据表明他仿自张僧繇,而在董其昌的绘画作品中,倒经常有以仿张僧繇或唐杨昇为题的青绿没骨山水,可见这种画风是由董其昌等文人画家布扬并流行的,蓝瑛无疑是受了这一风气的影响。”[1]

异色斑斓,吴门、张僧繇和杨昇

对色彩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gz/5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