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拍卖陕西曲江传世十周年秋季拍卖会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艺术博物馆

美术展览

文创

公共教育

综合服务

预展时间|年11月27日-28日

9:00-19:00

预展地点|亮宝楼(二层)

拍卖时间|年11月29日下午13:30

拍卖地点|亮宝楼文化艺术大厅(四层)

公司简介

陕西曲江传世拍卖有限公司于年经陕西省商务厅批准,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成立的大型综合性拍卖公司。公司位于西安伊顿公馆七号楼一层。一流的办公环境,为开展业务和组织拍卖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公司业务人员精专,主要骨干力量更是业内资深的专家,在艺术品研究和鉴定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年来,公司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等法律、法规、政策,以严格的行业操作规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本着公开、公正、公平、诚信的原则,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拓宽市场,扩大业务来源。先后举办了多场在陕西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艺术品拍卖会,成交率均保持在70%以上。同时公司还有幸承办了西安美术馆开馆展、西安美术馆开馆和周年展、西安市第二届慈善拍卖会等公益活动、“呵护与守望”—大美秦岭当代国画名家邀请展。这几场展览堪称为陕西有史以来好的展览。公司作为“大爱正心”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于年5月31日在陕西成立了“大爱正心”分会。并举办了“大爱正心”救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陕西公益活动。特邀几位国内享有盛名的明星作为嘉宾,更邀请了陕西书画界藏家、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在现场的多名书画爱好者救助了近30位先心病儿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好评。公司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始终将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秉承严格扎实、奉献精品的原则,力求呈现在买家面前都是真品、精品。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收藏家及书画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交流平台。曲江传世恪守“以诚为本”,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为陕西的文化事业繁荣提供优良服务,与业内外新老朋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公司-按拍品编号排序

方濟眾(-)採春茶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採春茶。七七年,眾作。

鈐印:眾

出版:《方濟眾畫集》第33頁,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年12月。

21.5×18cm?约0.7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眾(-)旁晚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旁晚。一九七五年,濟眾習作。

鈐印:方、方(手繪)

出版:《方濟眾小品集》第90頁,榮寶齋出版社,年4月。

24×22cm?约0.5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眾(-)漢江曉雪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漢江曉雪。一九七六年四月,此請西寅同志指正,濟眾寫於漢中。

鈐印:方、雪農

34×31cm?约1.0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眾(-)秋山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一九七九年元月,濟眾寫於西安滋卉園

鈐印:方

出版:《方濟眾小品集》第14頁,榮寶齋出版社,年4月。

24×24cm?约0.5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眾(-)蜀道新歌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蜀道新歌。一九七六年。

鈐印:方、濟眾

22.5×22cm?约0.4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眾(-)百花齊放

設色繪本?鏡心

款識:百花齊放。一九五九年國慶大典,寫此敬祝張寒杉八十歲。

鈐印:方、濟眾

說明:张寒衫上款。此畫作於年國慶節,張寒杉先生生於年,時年正好八十歲,畫家寫之以祝其壽,願與祖國同慶。

著錄:《國畫小品—方濟眾》第15頁,盛世畫廊年。

展覽:“國畫小品—方濟眾”名家精品展,西安德福巷1號,年6月10日至7月10日。

30×16.5cm?约0.4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眾(-)柳蔭深處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柳蔭深處。一九八二年十一月,濟眾作。

鈐印:雪農、方

出版:《方濟眾小品集》第12頁,榮寶齋出版社,年4月。

34×34cm?约1.0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衆(-)國風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國風。一九八四年。

鈐印:方

出版:《方濟衆小品集》第20頁,榮寶齋出版社,年4月。

29×28.5cm?约0.7平尺

RMB:无底价

鄭乃珖(-)平安大利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乃珖寫於長安。

鈐印:鄭、乃珖、乃光

33×33cm?约1.0平尺

RMB:无底价

蔡鶴汀(-)花紅似火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七五年元旦開筆,蔡鶴汀呵凍。

鈐印:鶴汀

35×34cm?约1.1平尺

RMB:无底价

蔡鶴汀(-)紅山茶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滋煊兄命筆,鶴汀草草。

鈐印:鶴汀

说明:上款滋煊为李滋煊。与号为同一上款人。

30×35cm?约0.9平尺

RMB:无底价

蔡鶴汀、鄭乃珖?歲春圖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長安西郊新出土唐代文物,寫生並綴以瓶花。滋煊畫友見而喜之持為奉贈,一九七二年首春鄭乃珖、蔡鶴汀合寫於長安南郊。

鈐印:汀作、乃光、美意延年、一畫百慮忘

说明:上款滋煊为李滋煊。与号为同一上款人。

34×33cm?约1.0平尺

RMB:无底价

款識:1.玉賓先生存正,卅二年于西京,望雲。鈐印:望雲

2.玉賓先生教正,癸未秋,梅蘭芳。鈐印:蘭芳

18×50cm(2)约0.8平尺(每面)

RMB:30,-50,

趙望雲、梅蘭芳

設色紙本?成扇

山水·花卉合扇

??梅兰芳(年10月22日-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说起梅兰芳,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京剧大师这一重身份。没错,梅兰芳以京剧表演艺术蜚声海内外,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戏曲艺术大师之一。然而,很多人对他的另外两重身份不太熟悉——画家和书法家。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梅兰芳曾在《舞台生涯四十年》及《梅兰芳文集》中,谈到了艺术家全面修养的重要。在梅兰芳先生的眼中,戏剧并不是唯一的艺术方式,只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门。“创造是艺术修养的成果”,“不论演员或剧作家都必须努力开展自己的眼界。除了多看多学多读,还可以在戏曲范围之外,去接触各种艺术品和大自然的美景,来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艺术水平”。

??梅兰芳先生的祖父梅巧龄及父亲梅竹芬都喜欢书法,家中也收藏了许多明清字画,受到家族影响,梅兰芳也非常喜欢作画。翻开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梅兰芳先生结识了很多文人画士,名家大家,如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姚茫父等。其画作梅、兰得益陈半丁、人物得益姚茫父较深,并有不少画作流传于世。梅兰芳绘画以小幅居多,书法以行楷书为主。

趙望雲、柯樹榮?山水成扇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正面:文軒先生存正,三二年夏月於西京,望雲。

背面:文軒先生正,柯樹榮。

鈐印:望雲、柯樹榮印

18×51cm(2)约1.0平尺(每面)

RMB:30,-50,

李世南(b.)濟公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清江同志雅正,自知性僻難諧俗,且喜身闲不屬人。甲子夏月為濟公作像,山陰阿難世南寫趣。

鈐印:李世南印、不羈

83×50cm?约3.7平尺

RMB:8,-10,

李世南(b.)仕女

設色紙本?立轴

款識:阿难。

鈐印:阿难

67×55cm?约3.4平尺

RMB:20,-30,

王子武(b.)凝香

設色紙本?立轴

款識:凝香。甲子冬日子武于深圳。

鈐印:神禾原人也、子武之印

67×44㎝?約2.7平尺

RMB:,-,

王子武(b.)

設色紙本?鏡心

??王子武先生以独具匠心的构图和笔墨,作画时往往抑住形神,一气呵成,大快人心。笔墨之淋漓,造型之生动,格调不之凡。他弱化了写实性的塑造,强化了写意性的表现,艺术语言已臻纯化之境。

??牡丹可以说是画家驾轻就熟之作,牡丹花娇艳动人,灿若朝霞,以破墨法层层晕染,表现了花的盛开正艳之态娇艳动人。枝叶刻画纵恣随意,笔墨老辣。花朵饱满热烈,层次丰富,形式感极强,水墨恬淡而毫不张扬。花与叶、彩与墨、浓与淡、线条与场面,相互对比,又相辅相成。笔墨醇熟老练,信手拈来下花卉生动自然,敷色鲜艳但毫无俗气之感,反而具有一种特殊的清新之气、典雅之貌、富贵之姿。

??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王子武先生为人谦和,不善言辞。他不接受采访,不喜欢宣传,在这个浮躁不安的时代,他淡泊名利,潜心求艺。他曾自题诗云:“惨淡经营愧无能,枉费衣食哭无声。画不出奇画到死,不负此生了此生。”

新春

款識:新春。一九八一年春節,子武。

鈐印:子武

69×46cm?约2.9平尺

RMB:,-,

款識:陜北娃娃。一九九五年八月二日夏日,劉文西。

鈐印:劉文西

說明:經劉文西本人鑒定確為真跡,並附合影視頻。

85×68.5cm?约5.2平尺

RMB:,-,

劉文西(-)

設色紙本?鏡心

陜北娃娃

??刘文西作为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大家,以其“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从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他坚持既学西法又师传统的美学追求,坚持以写神的风格特征,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艺术个性的“刘家样”。《陕北娃娃》刻画了一位斜倚于山石边的小姑娘形象,神态纯朴,憨态可掬,尤其是微嘟的小嘴和若有所思的眼神异常生动,让观者仿佛回到天真烂漫的童真时代。干湿浓淡两相宜,刘文西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既有描绘细致的面部,也有施色淋漓的衣服和山花,造型功底深厚,笔墨功力极强,使之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康师尧·康爱琦、胡水彦伉俪同一上款

及旧藏

??康师尧对传统中国画技法进行过认真学习和研究,他十分重视到大自然里去观察,足迹遍及祖国天南海北,勤于写生,积极探索,博采众长,笔墨娴熟。

??任美协西安分会国画院研究室主任,与石鲁、赵望云等共研画艺,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倡导下,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成为“长安画派”中花鸟画创新的主将。其画作以清新典雅为主调,兼工带写,自具风貌。康师尧早年以习工笔花鸟为主曾临大量古籍,对宋人及恽寿平的花鸟作品领悟颇深,文革后又长期从事工艺美术研究与制作,接触了大量的日本绘画及其材料,使他既脱开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陈陈相因,又有选择地保留了线条的功力,既吸收了日本画的装饰和润色又排除了它过分制作的工艺效果。作品立意新奇,用笔凝重爽利,潇洒中不失精密严格的法度,僻涩中极具清新隽逸的气质。题材广泛、手法丰富,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此次lot至lot编号,由康师尧家属委托全部无底价起拍。

羅銘(-2)漓江帆影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師堯同志正,一九八〇年四月,西甫羅銘畫。

鈐印:羅銘

63×45cm?约2.6平尺

RMB:无底价

張寒彬(-)梅花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寒彬寫於梅花萬樹之庵。

鈐印:張、寒彬

68×34cm?约2.1平尺

RMB:无底价

陳之中(-)迎來春色換人間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迎來春色換人間。一九七五年中秋作於西安小雁塔,之中。

鈐印:陳之中印

×67cm?约8.3平尺

RMB:无底价

寇遐(-)書法對聯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希文仁兄正,寇遐。

鈐印:寇遐印信、萊公之裔

说明:原装裱。

×28cm(2)约2.9平尺(每聯)

RMB:无底价

何海霞(-)書法

水墨紙本?鏡心

款識:賀世界文化年鑒創刊,何海霞時年丁丑。

鈐印:九十以後看老霞

33×33cm?约1.0平尺

RMB:无底价

華君武(-)貓虎同宗

水墨紙本?鏡心

款識:貓虎同宗。老虎當了領導,剛愎自用,老虎屁股摸不得,人稱一言堂主。小貓參加工作,形象可愛,叫聲尤妙之,人成愛之。有摸順毛的,有噴香水的,有譽之為虎的,小貓大樂,偶逆其毛,即大叫小貓屁股也摸不得,可見虎性尚存。其祥常和小貓一起,當知其性和療法。其祥同志一笑,八八年四月,華君武。

鈐印:君武漫畫、八路軍文書上士

33.5×33cm?约1.0平尺

RMB:无底价

蔡鶴洲(-)毛主席詩詞二十四開

水墨紙本?鏡心

款識:一九六九年七月廿七日,敬錄毛主席詩詞多首,贈小洲留念,鶴洲。

鈐印:蔡

33×33cm(24)约1.0平尺(每開)

RMB:无底价

李子青(-)書法一堂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1.水彥同志清正,中州李子青七十五。

2.水彥同志一教,中州李子青。

鈐印:子青(兩次)、唫梅書屋(兩次)、風雨驟至獨資張顛、中州李子青七十後作

×55cm???约6.7平尺

×34cm(2)约4.1平尺(每聯)

RMB:无底价

宮葆誠(-)書法對聯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水彥同志囑,宮葆誠。

鈐印:菽園所作、葆誠隸書

×34cm(2)约4.3平尺(每聯)

RMB:无底价

劉自櫝(-)書法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甲子仲夏芒種日,風雨如晦,坐心畫樓书為水彥仁棣補壁屬之,劉自櫝。

鈐印:劉自櫝印、墨癡

97×45cm?约3.9平尺

RMB:无底价

劉自櫝(-)

書法對聯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水彥化仲索書信筆為此望大雅正之,甲子芒種晦雨,劉自櫝。

鈐印:劉自櫝印、墨癡

×34cm(2)

约3.7平尺(每聯)

RMB:无底价

江文湛(b.)松鶴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一九七六年於西安特種工藝美術廠,江文湛。

鈐印:江、文湛畫印

65×34cm?约2.0平尺

RMB:无底价

劉文西、江文湛等?合作花鸟

設色紙本?橫披

款識:1.甲戌,文湛。鈐印:江、文湛

2.清趣。一九九四年,劉文西。鈐印:劉文西

3.光健。鈐印:陳光健印

4.爭春。社玄於古長安。鈐印:社玄信手、長安田氏

5.春江風帆。苗重安畫。鈐印:苗重安印

6.大吉圖。甲戌冬,蕭煥寫之。鈐印:蕭煥

7.甲戌年末鄂秦於西安。鈐印:方鄂秦印、鄂秦書畫

96×cm?约34.1平尺

RMB:无底价

陳之中(-)書法對聯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愛琦、水彥同志婚慶,之中。

鈐印:陳之中書面

×34cm(2)约3.2平尺(每聯)

RMB:无底价

劉自櫝(-)書法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萬裏長空開眼界,一川春水潤心田,甲子夏为愛琦緊姪女書,劉自櫝。

鈐印:劉自櫝、默癡?

69×45cm?约2.8平尺

RMB:无底价

林金秀(-2)花蔭貓趣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愛琦姪女留念,癸亥年金秀寫於西安。

鈐印:林楓、金秀

69×44cm?约2.7平尺

RMB:无底价

劉文西(-)荷花

設色立體?立軸

款識:愛琦同志正之,一九八三年六月,文西。

鈐印:劉文西

×69cm?约6.3平尺

RMB:无底价

王西京(b.)捻花坐石圖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捻花坐石圖。此乃虛空菩薩也,甲子吉日寫,西京。

鈐印:長安王西京畫

說明:附鑒定證書。

66×44.5cm?约2.6平尺

RMB:10,-20,

王西京(b.)

衛賢造像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衛賢,五代南唐長安人也,以內供奉職待後主,善畫樓臺殿宇及人物,傳世之作《高土圖》繪東漢梁鴻、孟光夫妻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之故實。癸亥年仲夏,寫於長安華清宮九龍湯,西京。

鈐印:西京、王

×68cm?约8.2平尺

RMB:50,-80,

王西京(b.)觀荷圖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觀荷圖。寫元人王冕臨池寫真得自然的清韻,後人稱道造化為師,甲戌年仲夏,長安靜默齋主人王西京。

鈐印:西京之璽、寫意、逸心

說明:附王西京鉴定真迹证书。

48×cm?约7.8平尺

RMB:30,-50,

王西京(b.)羲之愛鵝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龍跳虎臥筆健勁,滿紙蘭亭多神韻。寫經換鵝傳佳話,千載人誇右將軍。王羲之,字逸少,瑯琊臨沂人,幼承家學刻苦習書,臨池樹十年池水盡黑,好鵝寫經以換傳爲美談,壬戌年寫羲之戲鵝圖,西京。

鈐印:王、西京

出版:《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画传》P44页,朝华出版社,年。

说明:附王西京鉴定真迹证书。

×67cm?约8.2平尺

RMB:50,-80,

崔振寬(b.)巴蜀印象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巴蜀印象。歲次丁亥之冬寫於長安,振寬。

鈐印:崔押、家在輞樊兩川間、長安人

×70cm?约8.7平尺

RMB:50,-80,

趙振川(b.)天山牧歌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天山牧歌。戊辰初春,振川於長安。

鈐印:趙振川印、長安趙氏

×67cm?约8.2平尺

RMB:20,-30,

方濟眾(-)旭日雪松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欲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一九八二年初冬,濟眾作於長安。

鈐印:方濟眾印

出版:《方濟眾畫集》第頁,榮寶齋出版社,2年5月。

68×67cm?约4.1平尺

RMB:30,-40,

方濟眾(-)江南江北舊家鄉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江南江北舊家鄉。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四日晨,濟眾作於長安滋卉園。

鈐印:方、濟眾

68×46cm?约2.8平尺

RMB:50,-80,

款識:林間秋興。一九八三年春,濟眾作。

鈐印:方、雪農、六十以後作

出版:《方濟眾遺墨展作品集》第43圖,京都書畫院,年11月。

展覽:“方濟眾遺墨展”日本京都書畫院,年11月9日—14日。

96×60cm?约5.2平尺

RMB:,-,

方濟眾(-)

設色紙本?鏡心

?林間秋興

??方济众在继承长安画派的艺术创作思想的基础上,师古不泥于古,面对当时中国画继承与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致于笔墨语言的创新,将传统文人画引入现实生活,将现实生活导入田园诗意化的感受,从而变革了传统山水画模式的格局,把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境界和笔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方济众主张“学古人而不雷同古人,学今人而不雷同今人,学洋人而不雷同洋人,自己的作品也不要雷同自己的作品”,而是侧重于自然本身的抒发,给长安画派增添了朴素亲切自然的山水画风。其山水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在创作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笔墨潇洒自如,古朴天真,而意境深远,注重生活与笔墨的融会与运用,画风清新质朴而独具风骨。方济众的画作多为写意小景,诸如描绘他所熟悉的秦巴汉水、陕南农舍、黄土高原等等画面,无不让人感到质朴天真,具有牧歌似的田园诗意。

??方济众的山水画讲究骨法用笔和书法中锋的千变万化,讲究笔意收放的运动节奏和力度,将墨与色、形与意、神和气贯穿在音乐的旋律中。画面中笔笔相抱、相拆,墨与色相互碰撞又相互包容,干湿浓淡相生。色即是墨,墨即是色,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自然带出淳朴、厚重、自然的壮美,表现出色的明媚和华丽、墨的润泽与苍茫。从他作品的饱满构图、笔触结构、运笔节奏上,可以看出方济众重气韵、形神和笔意,很好地把握了壮美与苦涩、优美与甜俗的界线。

??此件作品是画家八十年代创作的一件较大尺幅風景画,取材于林間小道,围绕着秋天的山林表现了周边景色:樹上挂上了深秋的顔色,樹葉開始逐漸凋落,遠處的大山氣勢磅礴。画面构图开阔雄伟,设色清新明丽,笔法细腻多变,虚实相生,不仅注重取势,也不忘抒情,此幅作品使观者如身临其境,乍暖还寒的秋风仿佛扑面而来。秋天的山林在方济众潇洒从容的画笔下,变得质朴纯真,变得清新脫俗,充满了生活的真情实感。

王有政(b.)小女孩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九五年夏,有政。

鈐印:王有政印、山裏娃

出版:西部艺术。

×69cm?约8.3平尺

RMB:20,-30,

徐義生(b.)菊酒祝重陽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又逢山徑帶輕霜,澗碧楓紅野花香。有幸今夕同增壽,靈石菊酒祝重陽。甲申秋日,義生。

鈐印:周原一愚、岐山一愚、義生寫意、一花一世界

出版:出版《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徐义生》艺术典藏第21页,年。

×70cm?约8.7平尺

RMB:30,-50,

徐義生(b.)紅豆生南國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紅豆生南國。丁丑孟秋寫於長安,義生。

鈐印:義生之印、西坡硯溪、西岐野人

×68㎝?約8.4平尺

RMB:40,-60,

江文湛(b.)香遠益清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香遠益清。癸巳之夏月。魯南文湛畫荷時在古長安終南山紅草圖。

鈐印:江文湛印、齊東野人、野馬歸欄、會通

×cm?约27.5平尺

RMB:,-,

江文湛(b.)白鴿石榴圖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1.我畫石榴四十年,只畫酸來不畫甜。老根盤錯入禪定,枝柯蒼蒼似龍顏。最是五月花勝火,八月累枝鐵旦旦。風霜雨露催皮老,開口一笑百味全。戊寅大暑魯南人揮毫作石榴圖並句,時在長安吉祥村。

2.己亥秋,文湛題舊作石榴圖。

鈐印:江文湛印(兩次)、結習未出、齊東野人、長樂未央

×cm?约28.3平尺

RMB:,-,

??杨兴(-2),年出生于陕西扶凤。年7月参加革命。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研究员。曾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宣传处处长、文艺处处长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曾任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并被聘为陕西电视台戏曲顾问、陕西省党校客座教授。

??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以戏剧为主的评论文章百余篇,有数篇被收入丛书或论文集出版,有的获省艺术科研优秀论文奖。主编《陕西省戏剧志·省直卷》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志》。合作创作、改编了《党的女儿》、《合家欢》、《西湖遗恨》等秦腔剧本,《党》剧出版发行两万册,被西北五省区有些剧团排练演出;《西》剧获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并先后参加了中国第三届艺术节、年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第三届奥皮欧国际艺术节和荷兰大剧院建院10周年庆典等演出活动。在担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期间,该院连续7年9次晋京,6进中南海汇报演出,为“振兴秦腔、振兴剧院”作出了贡献,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杨兴个人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近几年担任“秦之声”栏目艺术顾问,多次策划主持秦腔电视大赛评奖等活动,为振兴秦腔培养新秀,做出了贡献。

杨兴先生同一上款

林金秀(-2)春暖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春暖。楊興同志囑,林金秀畫。

鈐印:閩中金秀、林楓所作

99×51cm?约4.5平尺

RMB:无底价

康師堯(-)鐵骨冰心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風裏生來雨裏長,鐵骨冰心禦雪霜。楊興同志屬畫即正,辛酉小雪之夜,康巽戲筆。

鈐印:康、師堯

68×44cm?约2.7平尺

RMB:无底价

何海霞(-)迎春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迎春小品,戊辰呵冬贈楊興同志方家哂存,何海霞年方八十一。

鈐印:何瀛、海霞八十後作

68×45cm?约2.8平尺

RMB:无底价

方濟眾(-)延河牧羊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楊興同志留念並正,方濟眾作於長安。

鈐印:方濟眾印

76×51cm?约3.5平尺

RMB:30,-50,

王子武(b.)鵲聲穿竹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鵲聲穿竹識新晴。楊興同志雅屬清正,辛酉初夏,子武。

鈐印:子武

藏印:楊興珍藏書畫

69×46cm?约2.9平尺

RMB:40,-60,

吴冠中年的《清江溪流》,虽看似具象题材,吴冠中却以彩墨色点、灵动流转的线条与疏密有致的不同组合间,全面性地驾驭整体画面,创造了空间中的韵律节奏、生命动感及视觉张力,吴冠中不仅赋予传统的水墨线条和色点全新的时代意义。

吴冠中说:“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清江溪流》对于荷塘和山的解析、形式元素的分割与重组,可说呼应了传统山水画中对于自然样貌的反映,在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与个人风格中,具体呈现出景物的壮阔与量感。中国传统山水画家意图在作品中呈现其所感知的大自然整体面貌,包含了四季与朝暮的时间变化,以及近看与远观、俯视与平视等不同的空间状态,经过人在自然中游历,全面性的理解与掌握景物的原理和原则后,才进一步提笔创作。吴冠中在数十年写生的经验累积中,进一步找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抽象艺术的共通之处,发挥中国传统艺术的线条力量,以线条和色点来概括荷塘形象,使具象景物成为点、线、面、黑白与彩色的抽象组合及变化节奏。从具象入于抽象,以线条的连绵舒展、彩墨的瑰丽温润更深刻的打动人心。

吳冠中(-)清江溪流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楊興同志留念,八二年,荼。

鈐印:荼

34×34cm?约1.1平尺

RMB:,-,

何海霞(-)峽江帆影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前人論畫曰:“山有可望者,可遊者,可居者”。余作是圖,遣興何談意境耳。王偉同志賞正,海霞何瀛時客長安。

鈐印:何瀛、海霞

69×45cm?约2.8平尺

RMB:50,-80,

何海霞(-)高瞻遠矚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高瞻遠矚。丁巳春正寫與明翰老弟賞,何海霞時客居於香米園中。

鈐印:何瀛、海霞

出版:《何海霞全集》第頁,人民美術出版社,年12月。

68×45cm?约2.8平尺

RMB:,-,

何海霞(-)陕南山居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雨霽樹如沐,山青翠欲流。村行人跡少,六月似新秋。陝南山居,海霞退休之後作。

鈐印:何瀛、海霞

出版:出版《何海霞全集》卷四第2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67×45cm?约2.7平尺

RMB:80,-,

何海霞(-)華峰柱天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一九七八年祖國大治之年寫華峰柱天,山河分外嬌圖爲頌之,宋文同志留念,何海霞時客西京。

鈐印:何瀛畫印、海霞

90×48cm?约4.0平尺

RMB:,-,

款識:落雁峰爲華嶽絕頂,秀色獨鍾,松杉交翠,李白詩雲:“呼吸想近帝座。”即指此處也,峰上有仰天池,千師三登絕頂而寫圖之。何海霞年方七五。

鈐印:何瀛、海霞

出版:1.《何海霞畫集》第14頁,河北美術出版社,年3月。

2.《何海霞畫選》第8頁,人民美術出版社,年11月。

3.《何海霞畫選》第81頁,人民美術出版社,年。

4.《何海霞全集》第23頁,人民美術出版社,年。

×67cm?约8.2平尺

RMB:,-,

何海霞(-)

設色紙本?鏡心

?落雁峰

??何海霞七十五岁绘之《落雁峰》,以水墨写之,初看气势恢宏,富有其典型山水之大视野、大气象、大格局;细看,又有炉火纯青之韵味,有隔岸观火之淡然。王鲁湘认为何海霞的是“新庙堂山水”的代表画家。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堂堂的庙堂气息,更包蕴着华夏的山河气象,这种情怀成为何海霞的不可更改的艺术人格。如果说自年被调回北京,那么其年壮年迁居西安至年回京前这段日子,便不可不称为是何海霞成为何海霞之最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何海霞与赵望云、石鲁密切交往,并成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长安三杰”结伴赴华山、秦岭、陕北、宝成铁路等地大量写生创作,形成了何海霞雄浑博大、豪放超脱的风格,代表巨著迭出,八百里秦川的壮阔、黄土高原的朴厚,都幻化成他笔下的山水之魂。这个时期何海霞为华山作了数量众多的绘画作品,《落雁峰》作于年,这一阶段何海霞的笔墨探索亦趋于成熟,华山之雄之险,不疾不徐,在画中娓娓道来。

??画幅上绘落雁峰,云卷云舒间现大山堂堂的气势雄浑。作品上的画家自题以李白诗意。李白登华山落雁峰曰:“此处呼吸之气,想通帝座,恨不携谢眺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何海霞习画很早,事韩功典师时,仿明季四家沈、文、唐、仇之画法,16岁时就以画名誉满京城,二十几岁便得到张大千的赞赏,并成为其入室弟子,饱览大千珍藏之八大、石涛、石溪等人的名迹,年纪尚轻就有师古人之机遇。画家题识言此作表现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诗意,但又仅引用其诗之前二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此诗雄伟之中带悲凉,既写祖国山河之壮美,又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深沉。而海霞之画,仅取前两句,巧妙地把诗中之“悲”的意境转换成具有政治、文化上的骄傲的新中国人的气概。

??在西北近20年的体验中,华山的雄伟、秦川的壮阔、黄土的朴厚,都为他的山水灵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以深厚的传统功力和独特的观察角度,深深体悟出北方山水特别是西岳华山的精神气象。何海霞画过很多的华山图,对于华山的奇险雄崛堪称是得心应手,《落雁峰》便是这样的作品,画面构图雄伟,山体伟然卓立,用笔用墨纵横飞扬,力感极强,浓墨重彩下,风光愈显朴茂雄秀,云蒸霞蔚,气势非凡,有长枪大戟、错彩镂金之美,充分表现了华山所特有的气象魅力,折射出一种积极向上、气势磅礴、大气凛然的精神内涵。作品无论在思想境界还是审美风格抑或是绘画语言方面,都表现出何海霞吞吐山川、拥抱时代的力量、气魄、成就和辉煌。

何海霞(-)普天同樂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何海霞。

鈐印:海霞

62×cm?约5.7平尺

RMB:1,,-2,,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但此时,“10月1日”还没有被明确作为新中国的国庆纪念日,新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庆纪念活动则是在年。

??年10月1日,新中国西安第一届国庆节庆祝大会在西安鐘樓广场举行。鐘樓上高悬“中國共產黨萬歲”和“普天同慶”的巨幅標語,东西墙上两壁墙上飘扬着红绸做的10面红旗。西安市庆祝国庆节筹备委员会通过各种形式,鼓舞人民的劳动热情、增强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建设新中国和新西北。同時举行了盛大的慶典活動和约有20万到30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

??何海霞四十二岁绘之《普天同樂》是何海霞创作的一幅重要紅色題材并記錄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年首個國慶節的盛況,作者采用鸟瞰式平远构图,表现了鐘樓及其周围無數勞動人民,軍人,農民慶祝這一空前盛況。我們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各路人民代表的方陣正在緩緩移動並高舉“勞動人民大團結”標語。此情此作無不體現出作者對新中國成立第一個國慶節细致的寫實記錄画表现,也体现了画家非常全面的绘画技巧。

??此幅《普天同樂》好不热闹,画面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此种将传统画法与时代之景有机融合并另造新意的画法,完美体现出何海霞注重写生与创新的艺术观念。

??何海霞對於鐘樓表現是以细致的界画技法而表现,因此体现了画家非常全面的绘画技巧。界画是我国传统画中的特殊画科,是以界尺精绘古时亭台楼阁,有时辅以山水或花鸟。它所要求的工谨常常使画家望而却步,故成大家者寥寥无几,何海霞却是其中之一,他初年曾学清代界画名家袁江、袁耀,后求学于张大千门下,并随之居于颐和园,那时,何海霞已能画一手工整细致的界画,并且突破了界画用尺子画线的绳规,凭借着扎实的功底直接作画,使得画面更加灵动和洒脱,把传统界画的艺术在现代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而这一件作品正体现了何海霞笔下界画的新面貌。

??何海霞的山水画不仅有着扎实的传统根据,同时又具备深切的生活写照。笔墨与章法上决不失传统规范,同时又有现代性灵活运用。在视觉感受上绝不丢弃传统三远法,同时又有现代人观物的角度和视域,顺应传统但不顺从传统,使自己的山水画在传统格局中升腾出崭新的时代面貌。

??何海霞繪畫功力深厚,以至贾平凹称其为“中国山水画最后一位大家”。何海霞用传统扎实的功力和新颖的生活感受相结合,画出這一新的表现手法,这在中国历代描绘中从来还没有人如此来表现畫面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以及时代特征,何海霞先生创造出的表现技法,无疑证明传统也是变化前进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事实。

蔡鹤汀、蔡鹤洲合作?大联欢

何海霞(-)山水册页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1.華嶽一角,瀛。鈐印:海霞

2.聽泉到山麓,访舊在松源。蹤跡無覓處,高枝一掛猿。鈐印:海霞

3.太華峰頭。作重九。鈐印:海霞

4.空山獨往。瀛作於小繍雪堂。鈐印:何瀛

5.仿大滌子筆於長安客次。鈐印:何瀛

6.鈐印:海霞

7.子遵愛竹,海霞何瀛。鈐印:何瀛、海霞

8.鈐印:海霞

9.高房山方之壺筆法或有此意,何海霞作於長安客次,鈐印:何瀛、海霞

10.江分天地外,山在有無中。仿石溪上人,亞民先生正,海霞何瀛。鈐印:海霞

說明:岳松侪題簽:“何海霞先生畫此,亞民老弟屬,松侪。”

出版:《何海霞全集Ⅵ》第34頁至44頁,人民美術出版社,年1月。

28×32cm(10)约0.8平尺(每開)

RMB:,-,

趙望雲(-)农作归来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潛伍兄存正,卅六年夏月於長安,趙望雲。

鈐印:趙望雲

著录:《收藏》期第62页,中国收藏杂志社,2年6月。

65×43cm?约2.5平尺

RMB:80,-,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石鲁以超迈古今的大胆探索而彪炳于世,以强烈的个性、鲜明的风格成为长安画派的杰出代表。石鲁无论画山水、花卉,物象都雄奇险绝,笔墨亦战颤苦涩,对内心世界的发抒变得十分强烈,书法题字更以特殊的金石味表现了强烈的个性。纵观石鲁的艺术生涯,从人物到山水,从山水到花鸟,这是从叙事性到表现性、从传神到写意的发展轨迹,所以愈到后期,石鲁的风格愈彰显无疑,其70年代之后所创作的山水和花鸟,代表了他毕生探索的最高境界,塑造主体的形象化明显的减退,而笔墨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度地发挥。在“随意”与“天趣”中,石鲁对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画进行了革新性的实践,使之在自己的笔下更趋抽象和表现。

?秋艷天飘

??作为早年投身革命的延安画家,石鲁在年之后成为西北画坛的领袖。石鲁也一度是延安文艺思想的接受者和阐释者,然而他最终被那个时代的流行观念所困扰。年在他的不惑之年,石鲁在北京完成了巨作《转战陕北》,这件著名的作品给他同时带来了声誉和噩运:在这件作品之后,石鲁终于发现了自己艺术风格的归属,他把革命历史题材的叙事性淡化了,取而代之以象征性和纯粹的笔墨情趣,并由此引领了“长安画派”的迅速崛起;而与之同时,“野怪乱黑”的罪名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也随即加之于他,并在“文革”大乱中几乎置他于死地。

??“文革”的无人性与非理性,使石鲁两度经历了癫狂,逃跑、再逃跑、喝凉水吃生苞谷、流浪……炼狱般的淬火让他嬉笑无常,让他以酒代饭,却也让他如凤凰涅磐,奇迹般地迎来了艺术生命的巅峰。艺术风貌遽然大变,锋芒毕露,气血满纸。古拙生涩的笔触,大胆豪放的力线,在其腕下纵横恣肆,天马行空。

??这幅《秋艷天飘》作于七十年代。艳红菊花,迎风挺拔,宛若石鲁自己。石鲁早年师从胞兄冯建吴学画。接触到吴昌硕的金石趣味,后又在延安创作版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石鲁已经将前述经验融会贯通,毛笔在他手里仿佛成了石斧、成了刻刀。石鲁用前人不曾用过的神经质地抖动、高强度的提按和破坏性的转折画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画出自己所有的自信、狷介、孤愤和悲怆。

??与《转战陕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从此幅花卉作品中依然看到石鲁对画面构成形式感的追求。如果说《转战陕北》的方构图是“凝重、庄严、崇高”的象征,而此幅《秋艷天飘》的竖直斜角构图,则是在寓意菊花高贵孤傲的品格。

??其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石鲁几乎没有创作过花鸟画。“文革”期间的积郁愤懑让石鲁找到了花鸟画这个善于比兴、易于抒泄的画科,于是纵情于斯。从20岁骑车深入黄土高原开始,石鲁的一生便与这块荒瘠博大的土地紧密相连。作为“长安画派”的主帅,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鲁失去了在大自然中写生的自由。于是从黄土高原获得的腔调、风格便在他的“芦屋”中投射到荷花、梅花、兰花、菊花,芙蓉上去,所以石鲁笔下的花卉带着黄土高原的野逸和粗犷,博大和不羁。那道道“野怪乱黑”的笔触,与其说是匕首,是投枪,不如说是极度的自由。在这个维度上,石鲁虽然在笔墨上一反传统,却在艺术史上一路上溯,与青藤、八大气血相契。

??书为心画。作为画家,石鲁对书法是重视的,认为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要讲究用笔,就要练字。他曾练习过各种书体,对颜体和魏碑下过功夫,并且对“瘦金体”很感兴趣。从画家的角度取颜体之气势,魏碑之厚重,“瘦金体”之刚硬。石鲁对书法的认识和研习有一个过程,越到晚年兴趣越浓,早年入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去延安投身革命,画宣传画、年画,刻版画,研习书法的时间不多。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石鲁将主要精力投入国画创作后,研习书法日益增多,特别是文革后期,作书最多,数量上超过了绘画。从其现存遗作看,文革后期石鲁的画作有了长长的题款,并留下了许多独立的书法作品,书法风格的形成也是在这一时期。

??石鲁的书法,不拘成法,敢于独造,风格奇崛刚硬,个人面目突出。正如其绘画风格的“野、怪、乱、黑”对当时的画坛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一样,石鲁书法的奇崛刚硬也迥异于当时盛行的帖学秀逸文雅的书风。骨子里的桀骜不驯再加上历经大难有些疯癫的石鲁不同于常人,他要书写经过狱练的独特内心世界,与一般书家抄写别人诗句不同,石鲁很少蹈用前人旧句,而是写自己内心的话语,是有感而发,有感而书,是“我文写我心,我书抒我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石鲁不是为书法而书法,而是画不足以表意时以书法表之,借书法表心声,表达其崛强刚硬的性格,是真正的书为心画。

??石鲁的不拘成法还表现在书体的忽肥忽瘦,其画作题款变化多端,有时用墨,有时以色代墨,有时画内题,有时画外补,有时钤印,有时画印,独幅书法也有肥瘦二体。无论肥瘦,都显其刚劲之态,追求的是断简残碑,金文瓦当的金石味。石鲁运笔时快时慢,讲节奏、更讲笔力,其佳作笔力间凸显傲骨,铿锵有声。其长处是厚重中见刚硬,很多人能厚重不能刚硬,能刚硬缺少厚重。石鲁的佳作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见其难度,见其高度。

石魯(-)秋艷天飄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秋艷天飄,石魯。

鈐印:石魯(手繪)

51×41cm?约1.9平尺

RMB:,-,

石魯《北国风光》

70年代作79×54cm

北京匡时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RMB万

石魯《芙蓉朝晖图》

年作43×31cm

西泠印社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RMB万

??赵望云提出艺术“走出象牙塔,来到十字街头”的主张,倡导中国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其坚持艺术创作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同时不失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和气韵。他笔下的人物常常与山水相结合,风格独特,画风多变,笔墨不落陈套,于画面中呈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背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现实题材较少的境况下,无疑是非常有益的补充。赵望云的现实主义是一种非历史素材的生活化的现实主义,其间透漏出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化的笔墨结构和审美趣味,这使中国画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40年代赵望云以探险家的精神,从秀丽的蜀中翻越秦岭来到辽阔的大西北旅行写生,他深入渭北、祁连山、河西走廊、新疆、甘青腹地,用传统的笔墨技巧从事写生创作。他以描绘厚重纯朴的土地和人民为己任,经过努力和探索,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牧羊图》绘于年,是这一时期典型代表作品。此作典雅清丽,构图独特,线条不失细腻,造型准确,表现了西北少女牧羊的生活景象。远处高瀑垂流,取景深邃,两边树木丛生,倍感丰茂。近处少女,身着彩衣,席坐于地,怀抱小羊,整幅画面给人以悠然尘外之想。赵望云以其艺术性的手法赋予质朴真实,亲切动人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源于画家本身所具有的质朴、敦厚、坚韧与雄强的内在气质,这也是作为一个画家最宝贵的审美特质。

趙望雲(-)牧羊图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卅七年春月于长安,赵望云。

鈐印:趙望雲

说明:原装裱。

80×40cm?约2.9平尺

RMB:,-,

??《童趣》创作于年,古稀之年的蒋兆和,以孩童这一小小的形象绘之,充分抒发自己如孩子般欢畅之情感。这时画家笔下的孩子与四五十年代时期之作有所不同,笔墨更加洗练,内容写实,用墨却更显写意。中西融合的画风特征无疑是蒋兆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创造,寥寥几笔,墨染印韵,一气呵成于流畅之中。作品人物个性刻画鲜明,形象呼之欲出,甜美的笑容配以朴素的外衣,阳光、喜悦、健康,反映出画家对于生活真挚之热爱。

??通过小人物表现大时代,通过小举动表现大事件,这是蒋兆和作品一贯的特征。不仅是画家晚年对写意画境的进一步追求,更是于中国改革开放前大环境中传达了对未来和平新生活之渴望与期盼。整个画面可爱而动情,真实而珍贵。

蔣兆和(-)童趣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一九七二年三月,兆和。

鈐印:兆和

說明:藏家得自榮寶齋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書畫集珍陳復禮等公,私藏專場號拍品。

52.5×38cm?约1.8平尺

RMB:,-,

齊白石(-)雙色梅花扇面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白石。

鈐印:阿芝

說明:1.藏家得自“北京保利十二週年春季拍賣會”近現代書畫(二)。

???2.此作原藏家得自齊良遲先生本人,此為齊良遲贈其夫人生日禮物。

19×50cm?约0.9平尺

RMB:,-,

??此幅《雙色梅花扇面》写意补景,粗中有细。画中两株玉玲珑从左至右穿插整个画面,左下方以淡墨涂染梅花,画面的焦点是中部刻画细致入微的几支红梅。玉玲珑这是梅花常见的别名之一,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叫梅花为玉玲珑,毛滂在《玉楼春·定空寺赏梅》中是这样写的,“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说梅花高洁如玉的品质。齐白石晚年特别爱画玉玲珑,他老家湘潭星斗塘老屋,种有许多的玉玲珑,他也曾亲手种植过玉玲珑。他在一首《画老来红》诗中写道:“四月清和始着根,轻锄亲手种蓬门。秋来颜色胜蓬草,未受春风一点恩。”他画玉玲珑,一方面寄托乡思,纾解乡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国画创作上“衰年变法”成功。此画以墨笔画枝干,胭脂洋红写花,展现了齐白石极强的写实功力。

款识:乙卯七月以鹰阿山樵兼大涤子笔写于故都。蜀人张爰似尔嗖社长。

钤印:三千大千、费、阿爰、大千长寿、有此山川

20×57cm?约1.0平尺

RMB:,-,

“华之险,岭为最”,华山之险,以苍龙岭最具代表。苍龙岭千仞一脊,如蜕龙之骨,东西岩深不见底,略无林木蔽亏,人不敢睨视,是即《水经注》所称“搦岭”,也叫“夹岭”。叫“搦岭”是指两手抓住岭脊,叫“夹岭”是指两腿夹住岭脊,都是以度岭的姿势命名。自年开始,大千便遍游名山大川,将古人技法印证于山川真景。此幅张大千作于七十六岁之时的成扇佳品,描绘的是高士于华山栈道处攀登的情景,昂首眺望,群峰挺立,云雾缭绕,不可见山路之端倪。酣畅之中透现古意,洒脱之中不失法度,真如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气概。扇画风格上吸收宋人肃穆庄重之庙堂气派,高山仰止,研之精微!顶上苍松与山脚屋宇相映对比。烟雾处亦留人间气息。山石经过渲染,以石青石绿加之润色。值得一提的是此作最精彩处在于大千用小行书在留白处作了长题,点破诗意,可见大师在创作当时的用心不凡。大千书法早年师法曾熙、李瑞清。中期与晚期书法面貌基本没有变化,不同的是中期过于露“骨”而显的有点剑拔弩张的用笔变的骨肉停匀,进而含蓄、浑朴起来,在李和曾的基础上,转益多师,参以宋代大家黄山谷的笔势,追求拆杈和屋漏痕之妙,愈发跳荡灵动,清隽奇肆,形成了自家的风格。整体风格纯熟潇洒,苍劲而不失文雅之正,古意盎然而不滞于古板,灵气流动而不从于肤浅,大千之洒脱人生,恍如画境再生,不得不令人惊叹作者天才的神来之笔,实属难得!

張大千(-)

設色紙本?鏡心

苍龙岭扇面

简介:董开章先生年生于浙江奉化,六岁习书,初踪褚虞,继踵羲献,长进神速,迄今奉化故乡老桥仍存有其“枫潭桥”字迹。青年时期驰名于沪上,与两江总督陈夔龙、书画家齐璜(白石)、翰林高振霄等诸多巨擘交游甚深。年因故滞留台湾,其书艺从此在大陆销声匿迹。董开章先生在那些回乡无望的岁月里,以书法艺术为忘却寂寞惆怅的桃花源,凝多年之功力,取各家之精华,炉火纯青自成风范,其书法作品在台、港乃至日、韩。享有隆誉,至被称为“亚洲之宝”。

鑒藏印:海雲樓、泰生審定(兩次)、高公鑒定金石文字印、亮公、棲雲、彤亮珍藏、夢卿、子孫保之、種蕉精舍。

题跋:1.舊拓《爨龍顏》,海內收藏家不恒有。甲子冬日一亭先生出示不意老眼見此特題句歸之。時同客滬瀆。吳昌碩老缶。鈐印:吳昌石

2.爨氏世系僅見於寶子及龍顏二碑。而龍顏筆意豐致跌宕,較寶子自覺可愛。此拓蠟頗舊,已是敝帚自享,嗣得缶翁題句,愈可珍也。甲子,白龍山人。鈐印:王震大利、一亭

備註:1.吳昌碩,王震題跋。

2.北京文物公司舊藏。

說明:藏家拍自西泠印社年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

25×14cm(64)约0.3平尺(每開)

32×17cm(2)?约0.5平尺(每開)

RMB:80,-,

簡介:吴昌硕(-),初名俊,后改俊卿,字仓石、苍石、仓硕、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簡介:王震(-),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海云楼主,浙江湖州人,寄居上海。与任伯年、吴昌硕友善。工书画,所作花果、鸟兽、佛像,雄健浑厚,与吴昌硕相近。为海上重要名家之一。

張義潛(-)玄奘西行圖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玄奘西行圖。已巳年初雪,義潛寫於長安霓羽軒。

鈐印:張義潛印、古長安人、終南山下

出版:《張義潛畫集》第26頁,香港漢龍文化出版,2年7月。

×82cm?约9.4平尺

RMB:20,-30,

張義潛(-)和氏璧

設色絹本?鏡心

款識:和氏璧之二十一,義潛七二年冬日。

鈐印:義潛

54×82cm?约4.0平尺

RMB:30,-40,

?蔺相如完璧归赵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鄭乃珖(-)荷塘鴛鴦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壁壽翁作於庆善草堂,鄭乃珖。

鈐印:鄭、古閩鄭乃珖、乃珖、乃珖草草、為人民所利用

×84cm?约11.6平尺

RMB:,-,

林金秀(-2)花蔭貓趣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俊婷孫女留玩,金秀畫。

鈐印:金秀

97×34cm?约3.0平尺

RMB:2,-3,

蔡鶴洲(-)花间觅食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荻芦盦蔡鹤洲写于西安红蓼画苑。

鈐印:蔡、鹤洲

×47cm?约4.9平尺

RMB:10,-15,

蔡鶴汀(-)战地黄花分外香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战地黄花分外香。良汉、海莲伉俪正,鹤汀写赠。

鈐印:汀

68.5×45cm?约2.8平尺

RMB:10,-20,

蔡鶴洲(-)锦鸡花卉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蔭桐同志法家正之,一九六三年長夏鶴洲畫于長安。

鈐印:蔡、鹤洲

说明:与编号拍品为同一上款。

×46cm?约7.2平尺

RMB:20,-30,

蔡鶴洲(-)紫藤飞燕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荫桐同志法正,鹤洲画。

鈐印:蔡、鹤洲

说明:与编号拍品为同一上款。

×70cm?约8.6平尺

RMB:20,-30,

蔡鶴洲(-)紫云闹春

設色紙本?鏡心

款識:一九六一年春月,荻芦盦蔡鹤洲画。

鈐印:鹤洲、画院

68×cm?约7.5平尺

RMB:10,-20,

劉自櫝(-)書法对联

水墨紙本?镜心

款識:克国同志大雅之属并正之,戊辰秋初之月,老迟劉自櫝。

鈐印:劉自櫝印、墨痴

×32cm(2)约4.0平尺(每联)

RMB:40,-60,

劉自櫝(-)書法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培齋同志屬正,劉自櫝。

釋文:匋土居然星石堅,畫閣文字見精妍。誰怜秦漢宮闕上,櫛雨沐風不計年。

鈐印:遲齋、劉自櫝印

出版:《百年自獨—劉自櫝誕辰百年書法作品集》第70頁,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年1月。

×42cm?约3.9平尺

RMB:10,-20,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大清蓝欠资半分银整版邮票,欠资邮票是邮局向收件人收取少付或未付邮资时贴的专用邮票,它不是预付部资的凭证,邮局也不预售。年三四月间,清代邮政主管部口决定由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专门的欠资票,伦敦版欠资邮票雕采用雕版凹版工艺印制,图案设计简明,票幅较小。图案的环形内止下分别为中,英文的铭记,由子印为蓝色,亦称“蓝欠资”。

RMB:,-,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大清蟠龙邮票(日本版)半分银,发行于年3月20日,是大清邮局脱离海关,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后官方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也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皇帝亲自御批的邮票,其存世量极为稀少,整版票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属于文物级藏品!

RMB:,-,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大清珍邮(-)(枚),清代邮票作为中国邮史的开山鼻祖,至今已逾百年历史。因其具有的传奇履历、少数存世量和尊贵价值,被邮界誉为:全球罕贵之华邮。幸运的珍藏者皆以拥有清邮为荣,视其为至宝。在中国,若是邮品珍藏家手上没有清代邮票,用行家的话讲,就不算真正的珍藏家。尤其是能拥有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票”、第二套“小龙邮票”、第三套“慈禧寿辰邮票”以及举世闻名的“清代红印花邮票”“宣统登基邮票”等名贵票品,是广大珍藏喜欢者求之不得的“终极珍藏”,更是名士雅士提升“珍藏”的象征,被业界誉为:“一座微型的清代邮票博物馆”。“清代邮政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海关试办邮政阶段(-)和大清国家邮政阶段(-)。”此套大清珍邮甄选了枚大清文物珍邮,将清邮中最珍贵的前三套邮票大龙、小龙、慈禧万寿邮票全部收录,更有史上罕见的52枚超豪华蟠龙邮票阵容,珍稀罕贵的“红印花”等,其内容之全面,价值之罕见,成套呈现,后续价值将连年增高,成为保值增值的顶级邮品。

RMB:,-,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清代珍邮(枚)(信销票),《清代珍邮》作为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制的珍贵文物,历史悠久,存世稀少,拍卖价格连年上涨。本册甄选了枚清代海关邮政、国家邮政、商埠邮局和外国在华邮局发行的文物珍邮。其中首次完整收录了中国第一套大龙邮票、第二套小龙邮票、第三套万寿邮票,还收藏了举世闻名的“清代红印花”,以及蟠龙邮票和宣统皇帝登基纪念邮票等撼世名邮,且每一枚都是历经百年历史,名扬邮坛的文物瑰宝,在中国文化,历史,收藏界具有重要的纪实意义。

RMB:80,-,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民国纪特(-),中华民国纪特邮票大全(年-年),包括光复共和名贵纪念邮票29套枚,特种邮票3套12枚及小全张一枚,附捐邮票3套15枚及小全张一枚!中华民国纪特邮票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政局最动荡的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烈尖锐,各派军事政治力量混战不休,平民百姓于乱世中保命尚难,何况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由于民间收藏的不尽完整、大量老票流向海外等原因,至建国后只有微量民国邮票尚在大陆留存。然而文革期间,民国邮票又被当作“资本主义毒瘤”几乎被销毁殆尽。时至今日,历经近百年磨难,成套出现,具有时代价值,研究价值,成为中国邮票历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板块。

RMB:60,-80,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文革邮票,文革邮票又称文字票,是指文革时期从年4月至年01月,发行的十九套八十枚(全国山河一片红等未发行邮票除外)纪念邮票!文革开始以后,使用多年的邮票志号被取消,代之以在整版邮票的边纸部分标注“文某”新标记。由于许多邮票中带有毛泽东的肖像,所以将邮票的票幅加大,防止销戳时盖于人物的面部。文革邮票是特殊历史无可替代的文物见证,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的历史风貌,留给后人很多思索和研究的真实资料。方寸艺术。邮票除其所起的邮资凭证作用外,也是一种艺术品,但邮票票幅小巧玲珑,人们称它为“方寸艺术”。

我国邮票史上涨幅最大、升值最快的邮票版块,创造了邮票史上的奇迹,是其他时期的邮票所无法相比拟的,其所含的历史意义也不同于其他的邮品。极其珍稀的“文革”邮票原票,是一笔丰厚的红色财富;价值无可估量,特殊时期的代表作,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

RMB:,-,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文革邮票(附鉴定证书),文革邮票又称文字票,是指文革时期从年4月至年01月,发行的十九套八十枚(全国山河一片红等未发行邮票除外)纪念邮票!文革开始以后,使用多年的邮票志号被取消,代之以在整版邮票的边纸部分标注“文某”新标记。由于许多邮票中带有毛泽东的肖像,所以将邮票的票幅加大,防止销戳时盖于人物的面部。文革邮票是特殊历史无可替代的文物见证,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的历史风貌,留给后人很多思索和研究的真实资料。方寸艺术。邮票除其所起的邮资凭证作用外,也是一种艺术品,但邮票票幅小巧玲珑,人们称它为“方寸艺术”。

我国邮票史上涨幅最大、升值最快的邮票版块,创造了邮票史上的奇迹,是其他时期的邮票所无法相比拟的,其所含的历史意义也不同于其他的邮品。极其珍稀的“文革”邮票原票,是一笔丰厚的红色财富;价值无可估量,特殊时期的代表作,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

RMB:,-,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年(JT大全)(含中、美小版),包含-年国家发行的所有邮票和小型张,含中美小版张。一些珍贵的品种如:猴票、荷花张、奔马张、工艺美术张、拱桥张都包括在内。

JT邮票就是纪念与特种邮票的合称。“J”字头纪念邮票与“T”字头特种邮票是-年发行。J票一共发行了套,T票一共发行了套。-年册里包含J1-J88、T1-T79.集邮界普遍认为,新中国邮票中,精品荟萃的时期只有4次,其中就有2次集中在JT邮票上,这2次分别为-年和-年,是集邮者公认的邮票精品年,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是历史进程的记录,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具有历史文物、历史研究资料的属性。

RMB:70,-90,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老纪特邮票五朵金花

RMB:30,-50,

整套16枚,7种面值,设计者:孙传哲,发行时间:.10.15,这套邮票按照黄山光景照片打算而成,采取了影雕套印。邮票图案遴选了玉屏峰,迎客松、天都峰、铰剪峰,等十六个黄山出名景点。《黄山光飘》是我国典范老票,也是“五朵金花”中最刺目的一朵,它的市价初末正在特种邮票中排名第一。

影写版整套12枚,发行时间:.6.1,设计者:孙传哲,《金鱼》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以鱼为题材的邮票,部票上的翻腮绒球、黑背龙睛、水泡眼,红虎头等都是中国名贵的金鱼品种,该套邮票有4分、8分二种面值,发行量万套早在年,邮政就计划发行金鱼邮票,然而受当时技术限制,发行计划足足筹备了两年之久,单绘制阶段就反复推敲了无数次,直到年初才有了雏形,但接下来的打样依然做了近2个月,多达13次的反复推蔽才定样。

整套15枚,6种面值,设计者:田世光,发行时间:.5,邮票采取彩色影写版,全套15枚。该套邮票的原画做者为出名花鸟画家田世光,邵柏林、卢骄担目打算。田世光以杂生的工笔划技能,勾画了十七个宝贵品种牡的丽都风资,极具艺术代价。

整套18枚,8种面值,设计者:刘硕仁,发行时间:.12.10,这套邮票分三次发止,直至年2月24日出齐,至今为止它是我国花草邮票中发止枚数最多的一套,这套邮票采取影写版印刷,邮票图案是由洪恰、屈贞、胡累青、江慎生,缓駝佑等五名画家采取国画工笔足法绘制而成的十八个中国菊花传统名品。

发行时间:.4.5,整套20枚,7种面值,设计者:刘硕仁,北京邮票厂采取影写版印刷,全套20收,为我国发止枚数最多的动物邮票。邮票画面拔取的均是我国胡蝶资源中的独占品种或世界珍稀品种,如“金斑除凤蝶”“萤光翼风级”等。

曲江传世十周年拍品

老纪特邮票,老纪特邮票指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期间开始发行“文革”邮票为止,其间所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统称。其中纪念邮票从纪1到纪,于年10月8日至年4月15日共计发行纪念邮票套枚,7个小型张,2个小全张。特种邮票从年10月1日到年5月10日,共计发行枚。

老纪特是新中国邮票的始祖,当时年代正处于中国邮史最特殊的时期,真实的记录了新中国的建立、国徽的选定、宪法的建立等等每一套的所表现的重大事件当时都备受国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gz/5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