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来参与ldquo评选出历史上最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治得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自公元前年至今,汪氏宗族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人才辈出,既有治国安邦之将相,也有经世济民之人杰。为了让更多的汪氏后裔了解先辈之光辉,现把历史上部分汪氏名人进行整理,请大家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投票,选出你认为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华历史文明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四大汪氏名人。我们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联合全国各地宗亲组织,先行对入选的四大名人进行历史研究,挖掘更多史料故事。

汪侯——汪氏始祖、德贤传万世

姓姬名汪,系黄帝第五十九代嫡传,周文王第十六代孙。鲁成公黑肱庶子,二夫人姒氏所生,因大房夫人未育,午亦庶出,汪即次子。史属春秋。长于敦敏,值功于鲁,鲁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公元前年)获封上大夫,食采颍川(颍河流域,郡治禹州),号颍川汪侯。生卒于公元前—?年。姬汪诞生时,双手握拳,三日乃开,伸展后两掌有纹,左似水右似王,合而为汪,遂以为名。

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文和——江南汪氏始祖、为民景仰的龙骧将军

字国辅,一字君睦,东汉歙县人。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迁始新令,开渠引水,为民景仰。后避地新安,子孙遂为新安望族。据明左司马汪道昆《重浚古渠开东西陂记》,“淳安古始新县也。吾宗始祖文和自会稽迁始新令,引西郭水渠东流,绕郭若盘带,广寻有二。唐乃其旧,迄宋熙宁、淳熙间,递浚如故。近罹寇虚城,坏淤湮者什,没者什七。万历癸未(),萧令(元冈)君下车,诸父老介诸孝廉文学上渠便宜,令君复酌时宜,与之更始,鸠工伐石……冬十月农隙首事,明年春正告成”。又据清光绪甲申本《续纂淳安县志》,卷三《水利》载汪道昆《记》;卷四《故迹》,载有“古渠”条,称“在县治南,引西山泉,横贯市中”;卷三《冢墓》,载有“龙骧将军汪文和墓”,称其“在小金山左。知县严贞度重竖碑,裔孙左司马汪道昆纪事”。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华——唐越国公,古徽州第一伟人

汪华(公元-年),原名汪世华,字国辅,一字英发,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隋唐时期割据势力,唐朝大臣。

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融合。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唯独吴国安宁祥和;武德四年,为了促进华夏一统,审时度势,不计个人得失,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唐高祖李渊授予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政;贞观二年,因忠君爱国,唐太宗李世民授予忠武大将军、参掌禁军大权,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位极人臣。逝后,唐太宗赐谥忠烈。

汪华集儒释道于一身,文韬武略,拥有非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空前绝后的政治谋略。自唐代至清朝,唐玄宗、宋徽宗、元世祖、明太祖、乾隆帝等历代帝王多次下诏,视为忠君爱国、勤政安民、始终维护华夏统一典范表彰;赵普、李纲、苏辙、岳飞、朱熹、文天祥等历朝文臣武将赋诗题词,把他作为千秋楷模来赞颂;江南六州百姓奉其为神,拜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太平之主”,建祠立庙七十余座,四时祭祀,千年不辍。

汪华墓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北3公里的云岚山,俗名“汪墓祠”。唐高宗永徽二年(年)营葬。有联赞曰“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记载了这一位“古徽州第一伟人”的辉煌人生!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伦——诗仙好友,名留千古

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今安徽黄山市太平县)。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著名诗人李白好友。

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天宝元年(年)至宝应元年(年),李白曾多次来安徽当涂、宣城、泾县、秋浦、南陵等地,并游历泾县桃花潭。

汪伦以美酒待客。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朝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缎。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并又挑来两坛酒赠于李白。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描写朋友之间友情,情真意切,千古动人心。诗中汪伦赤足踏歌而行,追赶到桃花潭渡口送别李白的场景,把朋友间那种即将离别难舍难分的的赤子情怀,表达得朴实无华,牵动手足之间的情谊也油然而露,感人肺腑!

汪伦也因而名留千古,妇孺皆知。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藻——宋代文豪,硕学鸿文

汪藻(~)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

崇宁二年()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徽宗亲制“居臣庆会阁诗”,下令群臣献诗,汪藻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素与王黼不和,提点江州太平观,终黼之世均不得用。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

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今属浙江),后知抚(今属江西)、徽(今安徽歙县)、泉(今属福建)、宣等州。绍兴十三年()罢职居永州(今属湖南),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卒赠端明殿学士。为官清廉,“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全宋词》录其词4首。

汪藻擅长写四六文,南渡初诏令制诰均由他撰写。行文洞达激发,多为时人传诵,被比作陆贽。《皇太后告天下手书》、《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是其代表作。孙觌序其集时推重他为大手笔,说他“闳丽精深,杰然视天下”。宋高宗把自用的白团扇赏赐给他,并亲书赠以“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

后人赞:藻博闻强识,寤寐千载,心摹手追,穿贯罗网,推原天人道德之旨,古今兴坏之迹。金华劝讲,石室紬书。典册施之朝廷,乐歌荐之祀庙。硕学鸿文,暴曜一世。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伯彦——南宋宰相、褒贬不一

汪伯彦(年―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康王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继承皇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他又主谋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作战守之计,为南宋偏安江南数十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建炎三年(年),扬州失守后罢职。后又知池州(今安徽贵池区)、宣州(今安徽宣城)。以献其所著《中兴日历》,后升至检校少傅。绍兴十一年(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追赠为少师,谥号“忠定”。

历史上,有人说汪伯彦跟他的学生秦桧一样都是主和投降派,但也有人说汪伯彦只是根据当时的南宋政权的实际情况而提出主和,况且宋金主和之后,南宋偏安江南数十年,为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应辰——史上最年轻状元、才兼文武

汪应辰(年—年),初名洋,字圣锡,玉山县紫湖镇汪坞村人,世称“玉山先生”。宋绍兴五年(年)参加礼部会试,名列第八,殿试擢为第一,时年17岁,成为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宋高宗赐其名为“应辰”。理学宗师朱熹《祭汪尚书文》评价:“惟公学贯九流,而不自以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为名。道尊德备,而不自以为得。位高声重,而不自以为荣。”

时值南宋初年,金人仍在不断进攻南宋。汪应辰是个爱国之士,力主抗金,收复中原。而高宗在秦桧一伙求和派的操纵下,一味退让求和,派秦桧与金议和。汪应辰对议和一事坚决反对,同时,还针对秦桧进行强烈抨击。这引起了秦桧的忌恨,他把汪应辰调任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通判。汪应辰托辞归隐,寓居常山(今浙江省常山县)永年寺,修身讲学。

秦桧死后,朝廷召汪应辰为吏部郎官,迁右司,任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

汪应辰一生勤学、勤思、勤政,严于律己,清廉公正,吏治有方。在任内,他整肃军纪,力主抗金;鼓励发展手工业,惩治贪官污吏,免除百姓劳役,购粮赈灾。他“肃吏道,革时弊”,是一位有成就、有业绩、有历史影响的封疆大吏。

汪应辰著有《唐书列传辩证》《玉山翰林词草》《玉山表奏》《文定集》等四部著作,《文定集》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淳熙三年(年),汪应辰病逝于家中,享年58岁,谥“文定”。孝宗还为汪应辰画像亲笔题词:“尔貌而丰,尔德而隆。奉亲克孝,事君克忠。才兼文武,学究鸿蒙。生今之世,得古之风。”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世显——元朝陇右王,显赫陇西百余年

汪世显,巩昌盐川(今甘肃漳县)人。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总帅,金国灭亡后的第二年(公元年),他所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今定西市陇西县)城在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陇右百姓在金夏、金宋、金蒙战争的漩涡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当蒙古大军兵临巩昌城下,在皇子阔端保证“仁武不杀,能保全阖城军民”的前提下汪世显被迫出降,率军归附了蒙古,使陇右地区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

此后,汪氏对秦陇二十四城的统治得到蒙古贵族的认可,汪世显父子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在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数十年金戈铁马,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审慎,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足见对其宠信和亲密的程度。

汪氏一门有3位“附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师”、“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终元世袭巩昌总帅府都总帅,军民兼制。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衔)的多达三十多人。

明洪武二年(年)大将军徐达西征,命冯胜取巩昌,时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的汪庸坚守数日遂降,授昭勇大将军,仍任巩昌等路便宜都总帅,后改授安远将军指挥同知,钦赐金筒诰命,折奉公田24处,异姓家人72户,准其家世代相继承受。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大渊——民间航海家、东方的马可·波罗

汪大渊(年~?)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至顺元年(),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返回泉州。

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西文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广洋——明初丞相,屡献忠谋

汪广洋(?~)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朝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谏官、参政、著名诗人。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洪武十二年(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诛。

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皇后——汪氏历史上唯一皇后,正直刚烈

贞惠景皇后汪氏(-),亦称“汪废后”,明景帝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性格正直刚烈,一生坎坷,因反对景帝废黜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而被废为庶人。英宗复位后,降景帝为郕王,汪氏复称郕王妃。郕王朱祁钰去世后,经英宗同意,汪氏免除殉葬,从宫中迁至郕王府,寿八十而终。明武宗时尊谥“贞惠安和景皇后”。

《明史皇后列传》:景帝皇后汪氏,顺天人。正统十年()册为郕王妃。十四年()冬,王即皇帝位,册为皇后。后有贤德,尝念京师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生二女,无子。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七年,杭后崩,谥肃孝。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而后仍称郕王妃。景帝崩,英宗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李贤曰:“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帝乃已。 宪宗复立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立,事之甚恭。因为帝言,迁之外王府,得尽携宫中所有而出。与周太后相得甚欢,岁时入宫,叙家人礼。然性刚执。一日,英宗问太监刘桓曰:“记有玉玲珑系腰,今何在?”桓言当在妃所。英宗命索之。后投诸井,对使者曰:“无之。”已而告人曰:“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数片玉耶!”已,有言后出所携钜万计,英宗遣使检取之,遂立尽。正德元年()十二月薨,议祭葬礼。大学士王鏊曰:“葬以妃,祭以后。”遂合葬金山。明年上尊谥曰“贞惠安和景皇后”。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道昆——著名文学家、抗倭名臣

汪道昆(年~年),明代文学家。字伯玉,号南溟,又号太函。歙县西溪南松明山(今属安徽黄山市徽州区)人。汪道昆于年中进士,少年得志,堪称一帆风顺。历任义乌县令、襄阳知府、福建副使、兵部左侍郎等职务。

汪道昆不仅武略超群,文韬也相当出众,为文简而有法,作诗风骨俱佳,有《太函集》卷,收散文卷,诗歌首,堪称多产作家。汪道昆精通音律,在戏曲创作方面有较高水准,所制杂剧清新俊逸、诙谐多姿,影响很大,传世的共有五种:《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唐明皇七夕长生殿》。另著有《北虏纪略》1卷、《数钱叶谱》1卷等。《明史·文苑传》有汪道昆传。

汪道昆生活的嘉靖、万历年间,正是日本海盗集团侵扰东南沿海的高峰时期,百姓备受其苦。汪道昆从就任义乌县令起,就积极组织民众习武练兵,实现全民防御。任福建副使时,他配合民族英雄戚继光筹谋策划,招募“义乌兵”赴前沿参战,大败倭寇,一时举国振奋。

晚年任兵部要职,不辞辛劳,亲赴海防前线视察,并从国防整体的角度大胆改革弊政,提出强化边防的整套军事方案。如建设芜湖县城防的方案实施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护,芜湖人民特地将他所写的《芜湖县城记》刻在城门楼上,“以重所始”,表示纪念。

嘉靖末年,当年的抗倭总指挥胡宗宪冤死狱中,汪道昆不因胡生前曲意攀附大权奸严嵩父子、侵吞军饷等人品气节上的不醇坐视不管,而以同僚同乡之谊感慨伤怀,赋诗哭悼之余,为之奔走呼号,修书鸣冤,使其蒙冤25年后终获彻底平反,可见他明辨是非、极富正义感。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昂——一代新安医学名家

汪昂(-年),字仞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西门人氏。汪昂自幼苦读经书,“经史百家,靡不殚究”,是县里的秀才。明朝末年,汪昂寄籍浙江丽水,期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欲走仕途,但每每名落孙山。

明朝灭亡后,随着汪昂年龄以及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看清科举考场的腐败,开始厌恶科举制度,又由于明亡而有感于国家民族的兴衰,于是,在清朝顺治初年,毅然弃儒学医,笃志方书,并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从而著有大量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成为一代新安医学名家。

汪昂诊病,注重临床。其一重脉证,二注药性。汪氏以为: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其次则当明药性,如病在某经当用某药,或有因此经而旁达他经者(《本草备要》自序)。

在长年的行医过程中,汪昂发现“古今方(医)书,至为繁夥”,而为医方注释之书却很少。自陈无择首创张仲景《伤寒论》注释后,“历年数日,竟未有继踵而释方书者”。给初涉医门者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医方难以掌握。于是,汪昂便广搜博采,网罗群书,精穷奥蕴,于康熙二十一年(年)汪昂68岁时写成《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全书六卷,分21门,共收入正方余方,附方余方。此书博采古书,既吸收了宋代陈无择解释仲景之书以及明代新安医家吴昆《医方考》等书之优点,又结合了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先解释受病之由,次说明用药之意,分别宜忌,唯求义明。《医方集解》刊行之后,迅速流行全国,年被曹炳章先生编入《中国医学大成》,~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曾先后七次刊印发行,全国中医高校将其列为参考教材,年国家中医药出版社再次将汪昂医学全书编入《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士慎——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汪士慎(—)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

汪士慎善工绘画书法,金石篆刻,善隶。

隶书《七古一章》为汪氏四十岁时书,清劲爽朗,生动有致,透出刚介自在之精神。六十七岁时双目失明,乃作狂草。他的八分书,力追汉代碑刻、画象石题字,厉鹗说他:“腕悬仍似蚕头篆,笔磔稍存隼尾波,只余瘦硬乏姿媚,每受俗眼相讥诃。”厉鹗认为他这样的字,不适合于挂在富贵之家,只适合挂在象他那样的竹物中间,说明他的书法,有一种清高孤傲的姿态。

汪士慎画的梅花,清淡秀雅,李方膺的“铁干铜皮”恰成鲜明对比。金农屏曰:“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但我们从其传世的作品来看,汪士慎的梅,枝与花并不是太繁,但其间有一股舒香冷气,倒是不夸张的。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由敦——乾隆重臣、文辞雅正

汪由敦(年—年),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卒于乾隆二十三年,年六十七岁。雍正二年(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卒,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汪由敦风华正茂,文采横溢,时值浙江省巡抚徐元梦惊闻其名,延致幕中,后元梦晋升为工部尚书。由敦以国子监生偕入京都,雍正二年()进士,因擅长文学经史论,被召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称庶吉士)。因遭父丧,以纂修明史,命在馆守制;丧终,三迁内阁学士,成绩优良,任职京官,继续充当明史馆纂修官。文章典重有体,以才学著称,直上书房,乾隆二年左授侍读学士。累迁工部尚书,调刑部,兼署左都御史。乾隆十一年,命在军机处行走。十四年,金川平,加封太子少师,是岁命为协办大学士,其实官汪由敦场也并不一帆风顺,在复任工部尚书时,因用人不当,吏议夺职,降为侍郎,后因治水有功,乾隆十七年复授工部尚书,十九年加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二十年,准噶尔平,军机大臣得议叙。二十一年,调工部尚书,二十二年授吏部尚书,二十三年卒,皇帝亲临祭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汪琬——清代著名散文家

汪琬(—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他的散文疏畅通达,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

所谓“扬之欲其高,敛之欲其深”(《答陈霭公书二》)。他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认为“既非雅驯,则其归也,亦流于俗学而已矣”(《跋王于一遗集》)。这种观点,偏于正统。他的文风,一般论者认为受欧阳修的影响,而近于南宋诸家。计东为作《生圹志》,则以为“若其文章,溯宋而唐。明理卓绝,似李习之(翱);简洁有气,似柳子厚(宗元)”。康熙曾称赞他:“尝与近臣论本朝文学砥行之儒,首称数先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代表作《陈处士墓表》、《尧峰山庄记》、《绮里诗选序》、《江天一传》、《书沈通明事》》、《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等文是其代表作。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参与弘扬汪氏先祖的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qg/5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