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已经可以满足大型民用航机,其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器的外饰和内饰部件,包括座椅、肋板、内部装饰、舷窗、引擎罩盖、机翼、机身和导流罩等。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力学性能可设计等优点,是大型民用飞机的理想结构材料,它可以从整体上大大对飞机减重20%至30%。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波音和波音客机可以看出,复合材料耐高温,而当时的复合材料仅占用总重的4%。而到了90年代时复合材料已经突破到了14%;对于现在来说,在这个制造水平最高的21世纪,波音和空客A35其复合材料都已经达到了50%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评价该飞机技术先进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运十民用客机机身主要材料为铝、钛、钢等金属材料,其70%的零部件主要采用铝质材料,钛、石墨和玻璃纤维也得到了一定应用,但规模却很小。随着运十的下马,我国所用的民用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我国民用航空材料的的差距也与国外越拉越大。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支线客机研制成功,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的成功定型,坚定了我们研制民用大飞机的决心。而且利用碳纤维的耐高温、轻而硬等力学特点,也可以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飞机、飞船的结构材料。如飞机的一次构造材料:主翼、尾翼、机体;二次构造材料:副翼、方向舵、升降舵、内装材料、地板材、桁梁、刹车片等及直升飞机的叶片;火箭的排气锥体、发动机盖等;人造卫星结构体、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运载火箭和导弹壳体等。目前小型商务机和直升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已占55%左右,军用飞机25%左右,大型客机占20%左右。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运用最多的复合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独特、卓越的理化性能,广泛应用在火箭、导弹和高速飞行器等航空航天领域。例如采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卫星、火箭等宇宙飞行器,不但推力大、噪音小,而且由于其质量较轻,所以动力消耗少,可节约大量燃料。当前在我国公开报道使用国产复合材料最高等级的是歼20战斗机的T级碳纤维,领先F-22的T-材料。结合我国碳纤维行业研发技术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我国碳纤维行业需求量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按照这一增速预测我国航天航空领域碳纤维的需求量将达到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