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医师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事先声明还是标题党,除了第一小节,后面内容和标题几乎无关。但是如果引发您的思考,善莫大焉。
医学科学出现之前生了病就找巫师跳一跳,好了就是好了,死了就是死了,最多巫师说一句“命中有此一劫,没躲过去,唉前世造孽过多,今生修行不够啊”。(以免被家属打死)
上面图中统计数字各报告多少有些冲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世纪50年代之后国人平均寿命都是火箭般增长。
为什么在这种火箭般的增长?当然是现代医学愈发昌明。而这种昌明带来的麻烦却是本文标题提到的“医闹”。
“我花钱了,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为什么人还是没了!”你看跳大神的从来不会被这样质疑。他们治不好,家属认为这就是“命”。医院治不好,家属认为这就是“医疗事故”。哪说理去。
放下那笔烂账懒得提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医学是怎么长大的呢?
咱们从一个生病的国王开始……
生病的国王
大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32岁的康熙皇帝年富力强吃嘛嘛香。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伦敦称这一年为公元年。
2月6日,55岁的查理二世国王虚弱地躺在病榻之上回忆着自己辉煌的一生:
6月8日的生日很令我期待;
我刚出生的时候,我爸就给了我一堆头衔(康沃尔公爵、罗撒西公爵、切斯特伯爵、卡里克伯爵与伦弗鲁男爵);
15岁我爸任命我为西英格兰司令;
17岁我爸成了英格兰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决的国王;
20岁时我加冕为苏格兰国王,挥师南下复夺江山。无奈在伍斯特一战全军覆灭。而后在英国各地流浪了40多天形同乞丐,甚至还曾在树上过夜;
30岁时国会请我回来当国王,我回来了报仇了。当年害死我爸的九个人我把他们都杀了给先王报仇,顺便把克伦威尔开棺戮尸。他的脑袋我已经让人插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尖顶上了,据说年后才会被下葬。你看我还知道年后的事;
48岁时我把天主教徒从议会里全赶了出去。当然用了点不光彩的手段,不然呢。听说前两天我又被接纳进罗马天主教会?为什么?好不容易才赶走他们的,有时间我得问问。
想到哪了?对了,辉煌的人生。
49岁时我还颁布了足以名垂青史的《人身保护法》。
再过3年,我弟弟詹姆士二世就要引发英格兰历史上独一无二最伟大的“光荣革命”了,真好。你看我又知道3年之后的事,还知道年之后的事厉害吧。未来编剧可要把这能力拍成电视剧啊,对,我还知道电视剧。
唉,我床边这群家伙在干什么?
忙碌的御医
从2月2日开始,这些御医已经忙碌了4天。虽然他们并不确切了解病因,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对查理二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治疗措施”。
从陛下症状来看: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肯定不是那群教士说的什么恶魔之类的迷信,念经有什么用?
我们御医看来必定是:风邪入体。病因是阳气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加之陛下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此实为发病之因也。
根据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医学智慧结晶治疗开始。
1:放血驱邪以扶正。我们先在查理二世胳膊上小割一刀,第一个疗程先放血-毫升。
2:催吐引涎以追泪。然后给国王吃了金属锑(tī),后世说这是一种有毒的金属,怎么可能圣贤的医书可是几千年前传下来的!国王吃完果然就狂吐,看,圣人说的是对的。
3:药灌肠宿毒以清。我们拿出了由盐、肉桂、豆蔻、甜菜根等名贵英草药调配出的神秘药水,每两个小时给国王灌一次。
4:灸烧风寒以乃出。我们把国王的头发剃光,用消毒水洗他的头皮,然后用烙铁照着头皮压了上去,肉皮烧焦的味道飘荡在白厅宫里。
如我们看到的圣贤书中记载一样,国王的头上出现了若干个水泡,我们用手挤破了这些泡。不然呢?洗手?消毒?圣人又没说过有细菌那东西。
可能看他还不够振作,又用烧红了的火棒戳他的身体。未来让国王的精神能够振作一点,御医们给国王吃了一点糖。
5:下一个疗程放血又给国王放了毫升。
6:老英医根据祖传秘方记载:把鸽子粪抹到他的脚掌上。
国王的病还是不见好,于是我们又放了两个大招。
7.1:第一是找一个犯人,把犯人虐待至死。这可能是为了把大恶之人的怨气封在体内,然后把犯人的头盖骨(天灵盖)打开,从头盖骨中滴出一共40滴液体。
然后让国王喝下这些液体,看看能不能靠阴怨之气将国王体内的邪祟驱赶出来。(看来不行)
7.2:第二是先弄到一头非常不容易得到的来自东印度什么山上、长成人形的千年老山羊,然后给山羊吃喜马拉雅山正阳坡天罡位午时三刻开采下来的石头。
当石头进入山羊的肠子之后,再以“杀羊取石”的手段把石头以某种“传男不传女”的千古秘术掏出来,磨成粉末,给国王从嗓子里灌进去……
翻找古籍,查阅圣人医经药典,忙忙碌碌了4天。我们们纳了邪闷了,这些治疗方法可是白纸黑字记录在《盎格鲁内经》和《英草纲目》以及《千英镑方》里的真理啊,咋国王也没见哪怕一点点的好转呢?
这几千年来有圣人流传下来医书的加持,虽说英国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5岁。但是那是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谁和我们讨论疗效,我们就和他讨论文化。
……
不过他们的努力也没白费,到了明天就轻松了,因为后天就换皇上了。
注:故事虽有演义,不过是为了有趣一点,事实部分见于英国宫廷正史有据可查。
查理二世国王真的就那么驾崩了。是被御医害死的吗?应该说肯定是,但御医是故意刺王杀驾吗?必须说不是。从法老时代的埃及、到轴心时代的希腊世界,各种信仰、各种圣贤都对疾病这东西有自己的理解。
这种理解有的撞对了,就变成了了经典代代传承。可必须指出的是:他们往往说对了结果,但是说错了原因。
下面咱们用个例子聊聊“神药”是怎么出现的。
青霉素
青霉素以及随后各种抗生素对人类的意义就不用多说了,它们不仅让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5岁,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类对疾病的恐惧。
在抗生素被发明和使用之前,人们得了病就会想到死,在这之后人们得了病就相信医生肯定能治好自己。(也可以看做医患纠纷的根本起源)
青霉素的应用据说很早就有了,据唐代笔记小说记载:一个裁缝把手给划破了,把长了绿毛的糨糊涂在伤口上,可以帮助伤口愈合。当然这并不是青霉素的应用,仅仅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们知道的故事都是这样的:
有个苏格兰人叫亚历山大·弗莱明,有的说他是医生,还有说他是微生物学家,这个就不去管它了。
年弗莱明本来在自己的实验室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他出去休了一趟假,回来以后发现培养皿里面的葡萄球菌都被杀死了。再仔细一看,原来里面长霉。于是他断定霉菌就是凶手。最后给这个霉菌起了一个名字,叫青霉素,于是青霉素就这样被发现了。
故事结束。
哪有那么简单,从这个故事到真正把青霉素用来给人治病还需要好多年。
弗莱明经过进一步的试验却发现这种抗菌素作用缓慢,且很难大量生产。他的热情也随之凉了下来,转向其它研究项目之。
心有不甘之余他在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自己的上述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什么不受重视,因为重复该实验困难重重。
一开始青霉素的提取效率极低,医院打一针青霉素的剂量是多少?一支针剂80万单位。咱也别管这数字什么意思,你就知道青霉素治病最少80万单位就行了。
当时的技术能达到多少?平均每一升培养液当中提取2个单位的青霉素,你说差了多少。想做一次人体实验,照这个水平需要40万升培养液。(超市2升大可乐瓶子,需要20万个)
所以弗莱明几乎就放弃了,然后接棒者就出现了。
从弗洛里实验到大规模应用
他是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他为了提高青霉素的产量,开始组织当地的女孩儿大量培养青霉菌,没有足够的瓶瓶罐罐怎么办呢?
他就让这些女孩儿把家里的牛奶瓶啊,脸盆啊,浴缸啊,都贡献出来,开始使劲培养青霉菌。但是即使这样提出来的青霉素还是只够做人体实验,离大规模普及还差很远的距离。
经过反复试验,弗洛里团队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平时提炼青霉素的菌种,只能生长在培养液的表层。
这样一来,量产就取决于培养皿的表面积,这就不可能有数量级的提升。想要突破这个关卡,必须想出在培养液深层生长的新菌种才可以。
最终他们在一个发霉的哈密瓜里找到了解决方案,这个菌种在培养液比较深的地方也能培育,这使青霉素的产量提高了倍。(还是差得很远)
有开头就好,继续研究发现用紫外线照射这些培养液,可以使它的产量提升到了倍。
直到年战争中的美军发现青霉素这玩意可以救活很多伤员,战时生产委员会才开始重视,美国国内21家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
到了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之前,不仅准备了无数的枪支弹药,还准备了10万支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伤员。
科学
知道这玩意有用可不算完,还要知道为什么能起作用才是关键。
以青霉素、头孢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就是干扰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咱们人体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所以青霉素杀细菌效果好,同时对人体细胞伤害很小。
又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根据不同特性的抗生素家族也壮大到: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不是学医的都未必认得全那些字。
像白喉、鼠疫、肺结核等等这些在所有文明几千年看来都是绝症的病,在抗生素家族面前统统变成常见病。这是药理学、医学、科学进步的结果,这个结果让人类在疾病面前有了起码的尊严。
他甚至告诉我们“不吃香菜”的人不是“事多”,而是嗅觉受体基因OR6A2与众不同人们闻起香菜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而且在东亚地区多达21%的人是这样。
这种进步需要一代代人“站在巨人肩膀上,而不是跪在巨人脚下”的努力。
试问如果每一代医生都要强调: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的“四元素四体液”*学说是亘古烁今不可动摇的。谁要敢说希波克拉底有错,就是数典忘祖;谁要是敢说自己超越了希波克拉底的医术,那就是狂狷妄悖,应该乱棍打死。
请问前几天特朗普感染肺炎住院,医生一定使用当年对付查理二世的方法治疗他。
*四元素四体液学说:火元素对应黄胆汁、土元素对应黑汁,水元素对应黏液质,风元素对应血液质。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按老规矩再唠叨几句。
△大样本随机双盲分组对照实验大样本随机双盲分组对照实验这样的科学方式,外加科学共同体监督及实验复现如果没做过,而说一种药物或诊疗方法有效,那么绝对不可信。
不管提出者什么身份,美国科学院院士也好,教皇科学院院士也罢,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