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吃什么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320968.html
在武汉,有一所中学与汉口火车站一隧道之隔,而它就像一列总也不会靠站的列车,载满了学生时代的回忆在时间轨道上行驶了86年,它是武汉第一中学。
武汉一中的老校区,坐落在武汉繁华的地带——前进四路,这个校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中是众望所归。建了新校区后,一高搬到了红旗渠路,我们也与它相逢了,初中部则继续留在了老地方。
即使新校区从繁华的江汉区的一环内搬到了二环外,两相对比下略显寂寥,但一提到一中,毕业好几年的吃货君还是满满的怀念。
那些年,我们是嘴含出入证的外卖小哥
身处校园时却总巴望着校门外的世界,没有向外觅食、翻墙上网的经验,似乎少了几分身为学生的活力和学生时代的刺激。
一高的食堂确实宽敞且种类多,从面粉到各种菜到盖浇饭到烧烤麻辣烫到冰淇凌店奶茶店红豆沙绿豆沙……但对于不安分的高中生,绝没法满足口腹之欲。能在校外吃饭也曾作为一种特权,拥有出入证便成为同学们争相social的对象,不然非得认门房大爷为舅舅。
当年满街还不是外卖员的时候,有出入证的同学便肩负起外卖小哥的身份。
这重身份也叫我对校外的小吃美食颇有一番研究,可能现在学生不再任性乖张?可能食堂越做越好?如今跟随记忆再去寻味时,如老幺盖饭、一对小夫妻从寿司摊做起来的寿司店、晚自习前必来一碗解乏的麻辣烫,他们大抵已不见踪迹了。
而还好这些店捱过了残酷时光,依然存留。
一中旁过早的摊店多集中在华苑小区和新华家园对面,勤快一点的同学会多走几步路,在杨汊湖二苑还藏匿着另一个清晨。
这个市井气息颇为浓厚的老小区内,摆着各式的早点摊,迎来朝阳,迎接学生和睡眼惺忪的街坊们的第一声问候。在喧闹嘈杂声中,新的一天来的更加真实。
这两家早点铺一个卖稀饭豆浆,一个卖煎包豆皮。他们仿佛是连为一体,都是由简易铁硼搭起的,同样没有名字。
稀饭有白米和红豆的,煮好了就放在电饭煲里温着,布满在粥中的红豆,粒粒饱满。咸菜种类倒是多,好几样都吃见底了。豆浆由煤炉子熬成的,豆汁浓稠,有着绵密的口感,豆香味四溢。一碗稀饭再搭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驱走早晨的最后一丝寒气。
煎包刚出锅就卖光了,黄灿灿的表皮叫人食欲大增。
“想要煎包卖相好,火候、时间、油量,都要控制好,这都是多少年的手艺了。”阿姨边给包子翻面边跟我们讲。两家店并排着在这块开了五六年,街坊们过完早也并排坐在这闲聊,这是她们的日常的开端。
▋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