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闻诊包括闻声和闻味珍藏板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4.html

闻诊辨病

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

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③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风寒束表,肺系会厌受其寒侵,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即《灵枢·忧恚无言》所说:“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因其病性属寒属实,前人称为“金实不鸣。”久病声音嘶哑,为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因其病性属虚,前人称为“金破不鸣”。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哑,是脏气将绝危证。

④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是中气虚损象征。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⑤神昏谵语: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是急性热病,热人心包,蒙扰神明,成为此证。

⑥郑声:疾病末期,出现神志不清,语声低微,内容重复,是久病正衰,心气虚损,精神散乱。

⑦咳声高低缓急,可辨寒热虚实:咳声清高、无疾、舌红、乏津,是燥热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声重浊,痰多清稀,是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或少阴阳虚,水饮内停。咳声急迫,连声不止,是寒邪束表,气道挛急所致。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疾阻气道之征。

⑧呃逆:是隔肌痉挛病变。其声高亢,连声不止者,为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肝气不舒,导致膈膜痉挛,病性属实。若呃声低微,时呃一声,病性属虚,脾肾阳虚,膜失其温而呃者有之;肝肾阴虚,膜失其濡而呢者,间亦有之。

中医闻诊之闻声--哮

哮证的特征为: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鸣,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证治汇补·哮病》说:“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临床上见到哮证,多是由于痰饮内扰,复感外寒,束于肌表,引动伏饮而发。也有感受外邪,失于表散,束于肺经所致者,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都可诱发哮喘。《医偏·喘哮》说:“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类证治裁·哮症》说:“大率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喉如鼾声者虚,如水鸡者实。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为实。”

痰饮内扰,复感风寒所致的哮,治宜温肺散寒,化痰止哮,方选小青龙汤;感受外邪,失于表散,郁而化热所致的哮,治宜宣肺清热,化痰止哮,方用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独语

独语的特征是: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见到独语的表现,提示其人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属虚证。《通俗伤寒论》说:“诊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

补益心气,方选甘麦大枣汤一类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狂言

狂言的特征为:笑骂狂言,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其中见有妄见妄言,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瑜垣上屋,面赤而热,或数日不食者多属阳明热盛;见有狂躁易怒,言语失常,或咏或歌,或言或笑者多属肝胆郁火;见有狂躁易怒,妄作妄动,叫骂不休,毁物打人者多由于痰火上扰而引起;见有时而言语不休,时而沉默寡言,甚则终日骂詈,狂扰不安者多属瘀血内阻。真正让股骨头坏死起死回生,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jx/4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