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学习笔记之青礞石附金礞石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08/4350710.html

青礞石的始载本草《嘉祐本草》云:“礞石……一名青礞石。”《本草品汇精要》曰:“礞石,今齐(今山东省泰山以北)鲁(今山东省泰山以南)山中有之,青色微有金星。”《本草纲目》曰:“其色漾潆然,故名。”《本草纲目》又曰:“礞石,江北(今湖北省蕲春一带)诸山往往有之,以盱山出者为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佳。坚细而青黑,打开中有白星点,煅后则星黄如麸金。其无星点者,不入药用,”并有附图一幅,为片状,有散在星状点,断面不平坦。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古代所谓的礞石系指青礞石而言。   金礞石一名,古本草未见记载,因其功效与青礞石类似,故常混用,统称为礞石,但经考证,古代所载的礞石均指青礞石。现以“呈黄色和带有金黄色者”称为金礞石,以示区别。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年分析,金礞石含大量Fe3+、Fe2+、Al3+、Mnz+及少量Mgz+和Si-,表明金礞石为富含Fe和Al的硅酸盐,而不同于青礞石。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等现代中药着作已将两者独立开来。

15版药典青礞石: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金礞石:本品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

性味归经:甘、咸,平。归肺、心、肝经。功效: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药用部位: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礞石

产地与道地

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黑云母片岩主产于河南省新乡地区,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主产于浙江省醇安地区。

原形态

(1)黑云母片岩Biotiteschist:主要由黑云母及少量石英、中长石、绿帘石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无明显棱角,其中有鳞片状矿物具定向排列,彼此相连。岩石呈褐黑色或暗绿色,具珍珠光泽。质软,易剥碎,断面可见明显的片状构造。其中主要矿物黑云母,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单晶体呈假六方板状或锥形短柱状,黑绿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晕彩。薄片具弹性,解理极完全或不完全。硬度2.5~3,相对密度3.02~3.12。

  产于接触变质区域变质基中酸碱性浸入岩及火成岩、伟晶岩中,是中酸性火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

(2)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Micacarbonateschistbychloritization: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金云母(部分转变为绿泥石,即绿泥石化)、绢云母、石英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呈鳞片状和粒状的不规则块体。其中粒状矿物和鳞片状矿物定向排列为片状结构,鳞片花岗变晶结构,但不甚明显。岩石呈灰绿色,夹于其中的鳞片状矿物显珍珠光泽。质较疏松,易剥碎。遇稀盐酸即有气泡发生。其中主要矿物方解石的特征:晶体为菱面体,也有呈柱状及板状者,常以钟乳状或致密粒状集合体产出。多为无色或乳白色,如有混合物,则染成灰、黄、玫瑰红、褐等各种色彩。具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故晶体可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劈开。硬度3,性脆,断口贝壳状,相对密度2.6~2.8。

采收加工

常年可采,采得后除净杂石、泥土即可。

类别特征

(1)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玻璃样光泽。质软,易碎,断面呈较明显层片状;碎粉主为黑色或绿黑色鳞片(黑云母),有似星点样闪光。气微,味淡。以绿黑色、质软易碎、有光泽者为佳。

(2)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粒状和小鳞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灰色或绿灰色,夹有银色或淡黄色鳞片,具珍珠样光泽。质松软,易碎,碎粉为灰绿色小鳞片(绿泥石化云母片)和类白色颗粒(主为碳酸盐),片状者具星点样闪光。遇稀盐酸发生气泡,加热后泡沸激烈。气微,味淡。以灰绿色、有光泽者为佳。

规格等级

青礞石商品不分等级。

质量评价

以色青、块整、断面有星点、无泥土杂石者为佳。炮制用法:生青礞石将原药除去砂石等杂质,敲成小于lcm块,用50目筛筛去灰屑。煅青礞石取生青礞石,照明煅法(附录Ⅰ)煅至红透。写礞石、青礞石均付煅青礞石。

饮片性状

 生青礞石本品为不规则的小块,最大者不超过1cm,无明显棱角;褐黑色、绿黑色(黑云母片岩)或灰色、绿灰色中夹有银色或淡黄色鳞片(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表面粗糙不平,具光泽,断面层片状,可见多数鳞片状闪光点。质较软、松,易碎,碎片有的呈颗粒状。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遇稀盐酸产生气泡,加热后泡沸激烈。气微,味淡。煅青礞石褐绿色中稍夹杂黄棕色,质酥松。

各家论述

1.《品汇精要》:“旧本不载所出州郡,今齐鲁山中有之。青色微有金星,其质坚理细,凿制为磨,取其出物最速,为末亦细。及考王隐君论痰致病百端,入滚痰丸用之,丹溪治食积成痰,良有验也。”

2.《本草乘雅半偈》:“有青、白、赭三色,以青色坚细,击开有白黑点之者为贵。”

3.《本经逢原》:“青者入肝力胜,色黄者兼脾次之。者,不宜久服。杨士瀛谓其功能利痰,而性非胃家所好,如慢惊之类,皆宜佐以木香。而王隐君则谓痰为百病,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滚痰丸通治百病,岂理也哉?朱丹溪言一老人忽病目盲,乃大虚证,一医与礞石药服之,至夜而死。吁!此乃盲医虚虚之过,礞石岂杀人者乎!况目盲之病,与礞石并不相干。”(《纲目》)

4.缪希雍:“礞石禀石中刚猛之性,体重而降,能消一切积聚痰结,消积滞,坠痰涎,诚为要药。然而攻击太过,性复沉坠,凡积滞症结脾胃壮实者可用,如虚弱者忌之;小儿惊痰食积实热,初发者可用,虚寒久病者忌之。如王隐君制滚痰丸,谓百病皆生于痰,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殊为未妥。不知痰有二因,因于脾胃不能运化积滞生痰,或多食酒面湿热之物,以致胶固稠粘,咯唾难出者用之,豁痰利窍,除热泄结,应如桴鼓;因于阴虚火炎,煎熬津液,凝结为痰,或发热声哑,痰血杂出者,如误投之,则阴气愈虚,阳火反炽,痰热未退而脾胃已为败矣,可见前人立方不能无弊,是在后人善于简择耳。”(《本草经疏》)

5.周志林:“青礞石善化老痰癖积,沉降下行,吐痰在水上,以末掺之,痰即随水而下。同火硝煅炼者,取其疏利之性,则礞石之性更为剽悍耳。独入肝家,治惊痫痰涎胶粘不化,不外咸能软坚,重以镇邪之意。”(《本草用法研究》)

6.论礞石宜煅:唐容川:“礞石,必用火硝煅过,性始能发,乃能坠痰,不煅则石质不化,药性不发,又毒不散,故必用煅。”(《本草问答》)

附:金礞石(药典)

性味归经:甘、咸,平。归肺、心、肝经。功效: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药用部位:本品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烂石、酥酥石产地与道地: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原形态

 (1)蛭石片岩Vermiculiteschist:主要由鳞片状矿物蛭石组成,次要矿物为水黑云母,含有少量普通角闪石、石英。鳞片细小,断面可见到层状,显微镜下薄片具明显定向排列。为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片岩颜色较淡,呈淡棕色或棕黄色。金黄色光泽。质较软,易碎,碎片主呈小鳞片状。   (2)水黑云母片岩Hydrobiotiteschist:主要由鳞片状矿物水黑云母组成,次要矿物为蛭石,含有少量普通角闪石、石英。为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片岩颜色较深,呈黄褐色或深铁黄色。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体轻,质软,易碎,碎后如麦麸。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出后去掉杂石,除净泥土即得。类别特征:(1)蛭石片岩主为鳞片状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多数呈不规则碎片状或粒状,直径0.1-0.8cm。有的呈不规则扁块状或厚板状,长2-10cm,宽2-5cm,厚0.6-1.5cm。无棱角,断面可见层状。淡棕色或棕黄色;金黄色光泽。质较软,可在硬纸上书写,并留下淡棕色划痕。用手捻之,易碎成金黄色闪光小片。具滑腻感。具土腥气,味淡。(2)水黑云母片岩:均为小鳞片组成的不规则块状、黄褐色或深铁黄色。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均以块整、色金黄、无杂质者为佳。

规格等级:金礞石商品不分等级。质量评价:以块整、色金黄、无杂质者为佳。炮制用法:生金礞石将原药除去砂石等杂质,敲成小于1cm的小块,用50目筛筛去灰屑。煅金礞石将生金礞石置锅内,照明煅法(附录Ⅰ)煅至红透。饮片性状: 生金礞石本品为不规则小块或碎片,最大不超过1cm。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带有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粗糙不平,无明显棱角。质较松,易碎,碎片呈金黄色闪光小片,具滑腻感。气微,味淡。煅金礞石黄褐色至棕褐色,质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jx/3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