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上,宁夏完成了首笔大宗协议交易,实现宁夏大宗碳配额交易“零突破”。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斥资余万元,以41.5元/吨的价格买入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配额。
“此次交易成功意味着碳管理水平高、排放量较低的企业可以直接将生产技术以及环保水平上的优势转换为一定的经济效益,极大促进了宁夏相关企业减碳积极性,对全区碳减排工作的顺利推动意义重大。”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与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心主任陈曦说。
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碳交易”作为一种促进碳减排的市场化手段,被越来越频繁地讨论。实际上,早在年,宁夏发改委就组织对重点企业进行碳排放核查,开启碳交易的第一步。年职能转隶后,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至今5年的时间内,宁夏相关部门与企业做了哪些努力,让宁夏碳交易取得“开门红”?
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进行供热增容改造现场。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供图
从减排放到卖指标,企业摸着石头过河
宁夏首例碳交易背后,企业节能减碳的努力功不可没。早在年,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就按照相关要求和指南,设立核查专岗,初步建立了公司碳排放数据采集、初核体系,成立公司燃煤掺烧领导小组、节能减碳领导小组主抓相关工作。
热电厂是碳排放大户,为此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依托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年至年期间,通过对锅炉制粉、燃烧系统提效改造,以及采用了机组余热利用改造、电机变频节能改造等一系列减碳减排技术改造措施,最终减少燃烧用量和机组热源损失,逐步实现了年节约标煤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吨。
碳排放减少了,但排放指标能不能卖出去还是另一回事,还需要完成包括市场调研、开发潜在客户等工作。
据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节能对标专责陈杰介绍,年3月国家明确将开放全国碳市场以来,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不断分析各地域市场需求及价格优势,提前确定了公司交易策略,制定了《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碳资产交易、置换及金融融资发展计划》,同时积极联系开发潜在客户资源,为参与市场做好了前期储备资源工作。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市,该公司通过市场走势分析价格、交易量区间,在近一个月的谈判与交易对手达成合作意向,分两批完成了52万吨碳配额大宗交易,完成了5笔挂牌交易。
“这几笔交易价格均高于当期市场平均单价,共计为企业获利万元。”陈杰表示,宁夏电投西夏热电公司作为宁夏最早参与市场交易的企业,提高了区内其它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控排企业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为区内企业指明了交易方向及价格区间。
虽然已完成了5笔挂牌交易,但是困扰陈杰的还是与市场配套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等都还不够完善。“目前,很多工作还都是边开展边探索,使得参与交易的企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