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舌诊·观舌食聊》定律:上焦要清、中焦要运、下焦要动,外路要通因为《观舌食聊·三焦四路》是方剂的原始定律。这就是为什么「小小的食材组方」在很多时候能「解决大问题」的原因人生最大的收获就是和被人分享!说什么东西你给了别人,你不会少?答案是:知识,知识越分享越拥有!认识这个字(驚)吗?这个字就是“惊”《说文》曰:驚,马骇也。这个骇就是惊的意思。我们知道“马”在十二地支中为「午」,午五行为火,表心。也就是说马在受到外力的精神干扰后出现的应急反应为“惊”。会出现跳跃、奔跑、失眠,嘶鸣等应急反应。人的心五行属火,用地支“午”表示。所以当人遇到类似的情况下所出现的反应就叫做“惊”。重点:惊则气逆,阳泄为汗,可用重镇压惊,比如秤砣。就是说受惊后气会往上头上走(外力受惊),相对的就是恐则气下。如果说胃经之气不降则相火飞腾,相火飞腾严重则肾气不伏,胃经不降则火气逆行入心胞,火扰心宫则心神不安。相火飞腾携带君火飞天而惊。解决的途径就是清降胆胃,温补中气,兼重镇安神。代赭石就非常好,赭石色赤,气寒,矿石类,色赤入心、气寒沉降,所以能降相火定神志。对应的就是火、赤色,这就是为什么要带入“午火”这个概念的原因。学中医对天干地支一定要重视,对应的就是火、赤色,这样直接就对应了,不用去思考更多。还有就是用秤砣,用法简单,找老秤砣一个洗干净,烧红后放入凉水中淬一下,就喝那个水。在很多时候这就是一味药,秤砣和赭石的功效很类似,因为秤砣也能止呕,包括顽固性呕吐。是不是很神奇?中医治病其实知道了原理,很多时候随手拈来,都很有效。就像有一次讲课,一个学生脖子侧面起了一个大鼓包(象筋疙瘩),当时我就用一支笔画了个圈,几个小时后就消失了,那个包起了好几天了。再比如说麦粒肿,民间有意“土法”“就是在中指跟栓一个红线就能消(初期,或者中期)。此法看似莫名其妙,其实蕴含着阴阳数法关系。中指数火,心包经所循行,麦粒肿为艮中离,指根为坎,取的是水克火之象。红线,七圈,七是金数。这里面有火、金、土、水的关系。所以啊有些人嘴里所谓的“中医土法”皆来源于阴阳数术,都是根正苗红的中医高层次理论下的产物。再给大家讲一段,讲不寐,不寐的原理。有一个词叫寤寐,[释义]寤,睡醒。寐,就寝,这个意思。直接讲原理啊!说戊土不降则相火逆行,胃中之火也会逆行进入心胞,扰乱心神,出现不得安眠的问题。胃经不降,逆气上行进入胸中,我们知道膻中能量与大脑循环,当胃中逆气影响膻中能量就会使大脑不能安定而出现不寐。相火上逆而不能下行入阴所导致。阳人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人体气机运转与宇宙造化之气同步,所以才会夕寐而晨寤。如果阳明气不降,就不能把相火收伏归根,就会出现不寐的问题。解决方案:降胃经阳明之气,消散上焦浮游火邪,并且增补中气。还有一种是因肾寒不得寐的解决方案:就需要温肾之阳兼补中虚。再有就是因胆寒不寐的。解决方案:温补胆经。其实很多时候知道了方向,也就有了解决途径。有的放矢总比无的放矢要强。学会狙击枪思路,少用散弹枪思路。搂草打兔子不是高手行为。其实啊,我就是想通过这些让大家了解中医的根本就是术法阴阳。内经讲的清楚:阴阳不以数,推以象。这就是中医里计算阴阳关系的具体方法。《观舌食聊》就是扎根于术法阴阳体系下的产物,有阴阳的具体用法,有数术的具体用法。我们的使命:让食聊健康体系辐布大众。我们的愿景:做食聊大健康的引领者。我们的宗旨:以专业的知识为人们做身体健康的建设。《观舌食聊》体系温馨提示:在调理阶段当中、要忌口牛奶、水果、酸奶、海鲜、牛羊肉;咳嗽一定要忌口鸡肉、皮肤问题忌香菜、辛辣等。人吸纳天气颐养精神,食五谷以阳真身。所谓的如何好好吃饭,西学的叫营养搭配。中医的叫五谷养生。这里的五谷养生是超越“食”的范畴的因为在合理的调配中需法三焦之变化,并一气之周流。具备“聊”的效果注明:这里的“聊”指的是所食用的食材在进行合理的搭配被食用,进入人体后能和身体细胞沟通,对不协调的气机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这个“聊”指的是对机体的不健康机能进行调整态。以伤寒内经为本源,合理的配伍,术数的合理应用。观舌布食,排兵布阵!这就是我们的《观舌食聊》。详细信息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查看课程目录:《观舌食聊》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养生界的高手(点击查看目录),赶快来加入吧!咨询(周老师)
「观舌食聊」的系统概念
「观舌食聊」体系中关于“温病发病原因”的解读
关于上火《观舌食聊·食材解》·之·“苦瓜解析”
小孩子尿床的原因在哪里?
观舌食聊阴阳概述
「观舌食聊」中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关于上火
《观舌食聊·食材方》之“四神阳旦汤”
「观舌食聊」之“厥阴风木”说
胃经之气不降之呕吐的病机原理解析
胃经之气不降之「干哕、嗳气」的病机原理解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