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石见穿
Shijianchuan
GOODYERAE?PROCERAE?HERBA
紫参、五凤花、小丹参、石打穿、石大川。
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本品始载于《本草纲目》,但对其来源、形态等均无记载。《植物名实图考》载:“叶似丹参而小,花亦如丹参,色淡红,一层五葩,攒茎并翘。”《紫参歌序》载:“紫参五葩连萼,状飞鸟羽举,俗名五凤花,按形即此。”根据以上描述并参考其附图,《植物名实图考》所载小丹参及《紫参歌序》所载紫参均与本品相似。
一年生草本。茎高20~60cm,被柔毛。叶全为单叶或下部的为三出复叶,叶柄疏被长柔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3~7cm,两面脉上略被短柔毛。轮伞花序6花,组成长5~24cm的假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长4.5~6mm,紫色,外面脉上被长柔毛,内面喉部被长柔毛,上唇顶端有3个聚合的短尖头,两边侧脉有狭翅,下唇具2齿;花冠蓝紫色或紫色,长约1cm,筒内有毛环,下唇中裂片倒心形;花丝短,药隔长,关节处有毛,上臂伸长,下臂小,彼此分离。小坚果椭圆状卵圆形。花期8~10月。主要为野生,生于海拔~m的山坡或平地的林荫处或草丛中。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四川等地。
石见穿药材图
本品表面灰绿色至暗紫色,被白色柔毛。茎方形,长20~70cm,直径0.1~0.4cm;单一或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对生,有柄,单叶或三出复叶;叶片多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技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脏形或楔形,边缘有钝圆齿或全缘,长1.3~8cm,宽0.8~4.5cm。两面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多轮,每轮有花约6朵,组成假总状花序;花冠二唇形,蓝紫色,常已脱落,仅留宿萼。萼筒长4.5~6mm,有明显脉纹。小坚果椭圆形,褐色。气微,味微苦、涩。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7~8月采割全草,鲜用或晒干。
辛、苦,微寒。归肝、脾经。
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用于闭经,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湿热黄疸,淋症,带下,泻痢,疮痈肿痛。
1.保肝作用?石见穿总酚酸皮下注射可降低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ST、ALT活性,增加肝组织中T-AOC、GSH活性和降低MDA含量。
2.抗肿瘤作用?石见穿醇提取物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瘤体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降低VEGF和MVD的表达。
以上节选自《新编中国药材学》
获取更多药材知识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