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精读

一、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这年贾政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送至洒泪亭。

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与他。宝玉因问:"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翠墨道:"姑娘好了,今儿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一面说,一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刚到沁芳亭,只见园中后门上值日的婆子手里拿着一个字帖走来,见了宝玉,便迎上去,口里说道:"芸哥儿请安,在后门只等着,叫我送来的。"宝玉打开看时,写道是:

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

宝玉看了,笑道:"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婆子道:"还有两盆花儿。"宝玉道:"你出去说,我知道了,难为他想着。你便把花儿送到我屋里去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同翠墨往秋爽斋来,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

学差,又名"提督学政",亦称"提督使者",俗称"学台"。学差是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明、清时期,读书人经历的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其中的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今岁入秋季,从本回开始就要讲贾府秋天的故事了。秋天是个萧杀的季节,预示着贾府面临的处境更为险恶,暗示着贾府离最终败落又近了一步。

花笺:精美华丽的信笺。

宝玉挨打后,在贾母庇护下,悠然自乐已三月有余,如今贾政又被点学差,派往外省督学,于是乎,宝玉更是每日逛荡,光阴虚度,岁月空添。正无聊腻腻之际,探春丫鬟翠墨送来花笺,且不知探春邀他作什么,请看信札内容。

探春信札注释、译文及解析

注释

娣:古时姐对妹称谓。宝玉整日混迹姊妹间,探春或是借此调侃他。另外也显得亲切些。

谨奉:小心敬上。

文几:书桌。

霁:雨雪后新晴。

清景:明亮的景色。

讵:怎么。

时漏:古时用来计时的漏壶。

三转:三更。

槛:栏杆。

采薪之患: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抚嘱:抚慰嘱咐。

复:更,再。

何:多么。

痌瘝:谓关怀他人病痛。

处默:静静的思考。

名攻利敌:争名夺利。

些山滴水:细小的山水园区。

远招近揖:对远近友人热情相邀,礼貌相待。

投辖攀辕:辖,车轴上固定车轮的装置;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把车辖扔入井里,并攀扶住车辕不让走。表殷切挽留。

盘桓:徘徊、逗留。

竖:创建。

吟社:诗社。

窃同叨栖:窃,私下;叨,受到别人好处。私下庆幸能和你们一道居住。

帘杏溪桃:帘外杏花红溪边桃花艳。

醉飞吟盏:举杯畅饮,把盏吟咏。

莲社:东晋慧远大师曾于庐山虎溪东林寺,与僧俗十八贤人结社念佛,叫做"莲社",集结了当时社会上众多名人贤过,影响很大。

直以:即使……也当……

东山雅会:东晋宰相、政治家谢安在东山隐居,常有文人雅士来访,饮酒赋诗。

棹雪而来:乘兴而来。出自《世说新语》中王子猷的故事。说在一个大雪夜,王子猷忽然想起朋友戴安道,于是连夜乘船冒雪前往。扫花以待:殷勤期待。出自杜甫《客至》中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译文

妹探春小心敬上花笺,放在二哥你的书桌上。

前天晚上,雨过新晴,月色晶莹澄澈,如同洗过一般。因酷爱这难得一见的清朗夜景,怎么忍心就去睡卧?时至三更,仍然徘徊于桐树柵栏之下,不料风露侵入,致染小疾。

昨日承蒙你亲自辛劳抚慰叮嘱,更数次派丫鬟前来亲切问候,又送鲜荔并馈赠真卿墨宝,对我这病痛的惠爱关怀多么深切呀!

今因小恙伏案凭床静静思索,因想起历来古人中,虽处在争名夺利的官场,却也建造一些细小的山水园区,热情邀请、殷切挽留远近朋友,务必结交二三个志同道合者徘徊逗留于其间,或设词坛,或开诗社,虽然属一时偶然兴致,却也成千古佳话。

妹虽不才,私下总是絮叨庆幸栖居于这玉泉涧石之间,更是钦慕薛林的高才。有这满庭榭的清风明月,可惜未能宴请诗人雅聚。帘外杏红,溪边桃艳,我们或许也可举杯临风,飞盏吟咏。谁说莲社盛会,独聚男儿名流;即便像东山一样的雅会,也应让我们女儿一展文采。你若能乘兴而来,妹必殷勤以待。

此恭敬呈上。

解析

本邀请函首写患小恙原由,次写二兄惠爱,接写动议起诗社,结语,表诚邀之切。

从文中不难看出,探春酷爱风月美景,格调高雅,情趣盎然,志向高远,不让须眉。

本邀请函行文流水,用典潮涌,骈散错落,文采斐然,堪称千古华章!

探春果然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叹服:才自精明志自高。

探春在文中称薛林,而不称林薛,是因为宝钗年长,黛玉年小。

贾芸因谋差曾多次求助贾琏,一次遇上宝玉,宝玉见他长得清俊秀丽,便开玩笑说他像自己的儿子,没想到贾芸倒是认真起来了,其实他比宝玉还大四五呢。如今又送来两盆海棠花前来孝敬,还叫人送来拜帖。看那拜帖上又是"不肖男",又是"父亲大人万福金安",又是"天恩"、"膝下",看后令人作呕。文藻平淡,重复啰嗦,确实够人腻烦的。然而我们也不应瞧不起他,生存不易,穷孩的无奈。

贾芸没读书,拜帖写的不好,那是自然。但他很聪明,自己不来,先叫婆子送来拜帖,就是怕难为情。宝玉也很懂他,叫婆子把花儿送到他屋里去,没叫贾芸来,为的是顾及他脸面。

作者让贾芸送海棠花,预示着探春建的这个诗社将叫海棠诗社。这里先设伏笔。

秋高气爽,点明秋天晴空万里,凉爽宜人。探春居所秋爽斋,暗示她性格疏朗大方,办事练达能决断,精明能干有魄力,志向远大有抱负。然而秋再爽也近严冬,"生于末世运偏消",她的才华终将无法尽意施展。她也无法改变贾府大厦终将倾覆的厄运。

众人见他进来,都笑道:"又来了一个。"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黛玉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只管说出来大家评章。宝姐姐也出个主意,林妹妹也说个话儿。"宝钗道:"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兴作起来。"

评章:讨论。

探春起诗社,一呼百应,关键是增添了众人的生活雅趣。李纨由于寡妇身份的藩篱束缚,不得不顾虑重重,虽有所想,却不敢行动。探春则敢想敢做。两人一比照,更能看出探春实干家的本色。

探春此举,使李纨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她自为掌坛,对诗社强力支持,活出了精彩。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別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

黛玉聪明,点子多,提议众人取雅号,好主意。

如今人各有号

宝玉——无事忙、绛洞花主、富贵闲人

黛玉——潇湘妃子

宝钗——蘅芜君

李纨——稻香老农

迎春——菱洲

惜春——藕榭

探春——蕉下客

"蕉叶覆鹿"的由来:

典出《列子.周穆王篇》。说是春秋时,郑国有个樵夫在野外砍柴,遇见一只受惊的鹿,便迎上去把它打死了。他怕人看见,便急忙把鹿藏在没水的池塘里,并用砍下的柴覆盖好,高兴之极。过了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便以为刚才仅是做了个梦,一路上念叨这件事。路旁有个人听说,便按照他的话把鹿取走了。

那个人回到家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砍柴人梦见得了鹿却不知藏鹿的地方,我现在得到了,他做的梦简直同真的一样。"他妻子说:"是不是你梦见砍柴人得鹿了呢?难道真有砍柴人?是你梦成真吗?"那人说:"我真得了鹿,管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

砍柴人丢了鹿,回去后不甘心,夜里做梦梦到了藏鹿地方,还梦见取走鹿的那个人。次日天一亮,他就来到那个得到鹿的人家里要回自己的鹿,于是两人争吵了起来,告到法官那里。法官说:"你最初真得了鹿,却胡说是梦;夜里明明是梦中得鹿,却又胡说是真实的。他是真取走了你的鹿,你要和他争这只鹿,他妻子又说他是在梦中认为鹿是别人的,并没有什么人得到过鹿。现只有一只鹿,你们平分吧!"

这事被郑国国君知道后,说:"这法官也是在梦中让他们分鹿吧?"为此他询问宰相。宰相说:"是梦不是梦,我也分辨不出来,如果要分辨是醒还是梦,只有黄帝和孔丘才行。现没有黄帝和孔丘,谁还能分辨呢?姑且听信法官的裁决算了。"

樵夫起初得鹿是真,却说是梦变成了假,晚上做梦是假,却又说是真,这就使得法官很难分辨他话里的真与假来。正是"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它告诉我们荣辱得失本同梦幻一般,不可过分计较。探春要强胜过凤姐,她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出得去,定要立一番事业。"她为了实现抱负,甚至置亲情于不顾。然后她远嫁,出去了,出嫁征途却是风雨路三千,我曾经说过,很可能还未到异国他邦,她就已葬身于大海之中了。这里黛玉把她比作一只藏在池塘里的死鹿,或是作者的谶语。

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探春笑道:"已有了号,还只管这样称呼,不如不有了。以后错了,也要立个罚约才好。"李纨道:"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都是限定的。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探春等也知此意,见他二人悦服,也不好强,只得依了。因笑道:"这话也罢了,只是自想好笑,好好的我起了个主意,反叫你们三个来管起我来了。"宝玉道:"既这样,咱们就往稻香村去。"李纨道:"都是你忙,今日不过商议了,等我再请。"宝钗道:"也要议定几日一会才好。"探春道:"若只管会的多,又没趣了。一月之中,只可两三次才好。"宝钗点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除这两日外,倘有高兴的,他情愿加一社的,或情愿到他那里去,或附就了来,亦可使得,岂不活泼有趣。"众人都道:“这个主意更好。"

在前面,李纨自荐为掌坛人,并肯定黛玉起号建议,称赞"极是"。这里她又自荐为社长,并推荐迎春惜春为副社长,完善了领导班子。且又拿出自己的稻香村为社址。如此一改她过去"心如古井"的常态,此时她心如春潮,积极献计献策,凸显青春活力,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宝钗提议要确定活动日期,好主意。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拈阄也叫抓阄,用几张小纸片暗写上字或记号,作成纸团,由相关人员各取其一,以决定权利或义务该属于谁。

十三元是平水韵表中的韵部之一,常见字有:元繁轩喧媛萱园暄坤昆门谖痕根吞奔孙存昏魂盆温鸳扪原蹲屯猿源村烦言门......等等。

迎春限韵,从书架前随意抽出一本诗书,随手一揭,见是一首七律诗,就叫大家作七律诗。又见一丫头倚门而立,就叫那丫头说出个字来,那丫头说个"门"字,就依门字韵。又叫那丫头随手从韵部匣子中抽出四块,结果是"盆、魂、痕、昏"四块,于是就定"门、盆、魂、痕、昏"韵。可见迎春毫无主见,听天由命。她自己的命运后来也任由别人摆布。性格上的懦弱,是导致她悲剧下场的重要因素。

侍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方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我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评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份,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是: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你们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也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说毕,大家又商议了一回,略用些酒果,方各自散去。也有回家的,也有往贾母王夫人处去的。当下别人无话。

探春诗注释和译文

注释

斜阳:夕阳。寒草:秋草。重门:层层院门。苔翠:青翠的苔藓。销魂:迷恋陶醉。倩影:美丽的姿影。月有痕:这里指海棠花在月下留下的影子。缟:古代一种白色丝织品。这里指白衣。羽化:道家把成仙或飞升叫"羽化",意思是能同飞鸟一样,可以飞升上天。

译文

夕阳映照着秋草和一层层院门,青翠的苔藓长满雨淋过后的花盆。白玉的品格难比海棠的纯洁,那如雪般的肌骨更叫人迷恋陶醉。点点花蕊芳香娇嫩像是难胜风力,深夜明月下留下你那倩丽的姿影。不要说白衣仙女会飞天而去,她正多情地陪伴着我在黄昏中吟咏。

宝钗诗注释和译文

注释

珍重:珍视、看重。芳姿:美好的姿态,这里指花容。昼:白天。掩:关、合。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的陶器。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海棠花姿影子。砌:石砌台阶。玉:这里比作白玉般的海棠。痕:就玉说是瘢痕,就人说是泪痕。这里实指海棠花怯弱的姿容。白帝: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这全是白帝的功劳。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日已昏:黄昏夕阳。

译文

因为珍重白海棠那美丽的姿容,大白天也要紧闭院门,且亲自提着水瓮把它来浇灌。刚浇过水的白海棠,就像洗去了胭脂的美丽少女,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那倩丽的身影;又像是在洒上了露珠的石砌台阶上招来了洁白晶莹冰雪的精魂。浇水过后的白海棠雅淡至极,更显得娇艳;那如白玉般的海棠怯怯弱弱,就同人一样,忧愁太多,怎能无泪痕。花儿洁白,得益于秋高气清,明净无垢。想要报答白帝的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她默默无语、婷婷玉立,映现于落日斜晖中。

宝玉诗注释和译文

注释

秋容:白海棠在秋天里的姿容。七节攒成:攒,簇聚。形容花儿在繁枝上层层而生,开得繁茂。出浴太真:用杨贵妃浴后娇柔若凝脂般的肌肤比喻白海棠的洁白娇嫩。捧心西子:用西施捂着胸口皱眉的病态美比喻白海棠的怯弱姿容。宿雨:经夜之雨。清砧:清冷的捣衣声。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

译文

白海棠素淡的姿容映照着一层层院门,繁枝上的花儿开得繁茂如同一团团的白雪铺满花盆。似沐浴才出的杨贵妃留下的柔媚凝脂般的身影,又似捧着心口皱眉的西施以白玉为精魂。晓风吹不散那千点忧愁,一夜雨后又增添一抹泪痕。独自偎依在画栏下仿佛在沉思,在清冷的砧声和哀怨的笛声中送去黄昏。

林黛玉诗注释和译文

注释

湘帘:湘妃竹帘。月窟:月宫。缟袂:素衣。

译文

半卷起湘妃竹帘半合着门,你那么高清洁白,栽培你的定是碾冰土,盛装你的定是白玉盆。偷来梨花花蕊的三分白颜,借来傲雪梅花的一缕香魂。你像那月宫嫦娥自缝的素色舞衣,又像那秋天闺阁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娇羞怯怯,默默含愁,无限衷情与谁倾诉?在西风中倦慵偎依早已是昏暗黑夜了。

四人诗作比较

探春首联"斜阳寒草映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交待场景(院内)、观察角度(直视)、观察对象(雨后长满青苔花盆里的白海棠)、观察时间(傍晚。"斜阳寒草映重门"和末尾"多情伴我咏黄昏"遥相呼应。)、观察季节(通过寒草知秋季)。营造出伤感(夕阳西下)、萧瑟(枯萎的秋草)、凄凉(苔藓盈铺花盆,年深日久)的环境氛围。

宝玉首联"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观察场景角度与探春同,观察对象也是花盆里的海棠花。点明季节秋季(秋容)。正面写海棠枝繁花茂,白(素淡)得如同团团白雪。

宝钗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观察场景、角度、对象与探、宝同。观察时间(白天)"珍重"、"自携手瓮灌苔盆",凸显了诗人的惜花情怀。因"珍重"才要"昼掩门",刻画出诗人作为大家闺秀那端凝庄重的矜持心理。

黛玉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作盆。"观察对象仍与前三人同。观察场地是站在房里隔窗而视。这就有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朦美。"碾冰为土玉作盆"则想象新颖别致。另外,"半卷湘帘半掩门"还与末联的"娇羞默默向谁诉"遥相呼应着。

探春颔联"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写海棠之白。以白玉、冰雪比喻花颜色的素白和品格的纯洁。它精神胜玉拟高洁,肌骨如雪使人陶醉。凸显出诗人尽管生长在没落家族中,依然不屈不挠,很想有一番作为。

宝玉颔联"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口西子玉为魂。"与前三个女性诗人以花喻己不同,宝玉则是以欣赏的角度来写海棠花的。本联连用两典及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形象刻画出白海棠的姿容神韵,暗合薛、林。

宝钗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运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其中"洗出胭脂影",凸显出诗人素爱雅淡的个性特点;"冰雪魂"则凸显了白海棠有如冰雪洁白的精魂,暗合了诗人谨遵封建礼规的品性,因此也是诗人身份的写照。

黛玉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香"运用拟人化表现手法,以梨蕊写海棠花白,以傲雪梅花写海棠精神气质。"偷来"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意趣盎然;"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两词配合,巧用拟人,见姿见态,见色见韵,凸显诗人慧心。

探春颈联"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用比喻写出了海棠之柔美和月下丽影。细小花蕊若叹息,月下阴影似有重重心事。暗合了诗人因无力扭转家族命运的担忧和伤感。另外"娇无力"出典《长恨歌》中:"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

宝玉颈联"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一泪痕。"运用拟人手法揭示了白海棠愁苦的容颜和心态。实是宝、黛二人的颜容、心态的投影。

宝钗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前句写自然的,本性的海棠花才最娇美,颇具哲理性。后句以反问方式谓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本句应是影射宝黛多愁善感,进而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黛玉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本联将白海棠比作秋闺怨女用来拭泪痕的"月窟仙人"缝制的缟袂,想象力丰富。这"秋闺怨女"就是她自己。诗人将写实与幻想糅合,形象逼真地刻画出白海棠娇羞怯弱的形态。

探春尾联"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暗示诗人虽然一心想出去闯荡一番事业,但即便出去了,心里却也难以割舍对故乡亲人的牵挂。

宝玉尾联"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亦物亦人,情调凄清惨淡,暗合了黛玉的悲愁怨恨之情。

宝钗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实际是诗人的独白和自我写照。"凭清洁"见自信,"不语"见稳重。

黛玉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依西风夜已昏。"写白海棠含羞带怯独立于深夜西风中,寄寓了诗人满腹愁苦无处诉衷肠,只得任凭西风摧残的凄凉心情。

总体来说,探春全诗节奏明快,气韵生动,感情直白,充斥着萧瑟之感。宝玉全诗明咏海棠,暗合对薛、林的不同态度,抒发了对黛玉的一往情深,格调深婉绵邈,哀怨动人。宝钗全诗以花喻己,反映出她端庄、稳重、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个性特点。黛玉全诗构思新巧,潇洒通脱,含蓄浑厚、蕴涵丰富。

宝玉压尾,并不是他作诗能力差,他在构思过程中总是记挂着黛玉,全没用心在诗上,自然写不出好诗来。

李纨立志守节,贞洁宁静,心性淡泊,而宝钗这首诗也凸显了她恪守妇德的稳重端庄,宁静淡雅的道德风范,正因为价值观的相同,才决定了李纨必把宝钗评为第一。

黛玉诗思敏捷,最后付稿,却是一挥而就。其实作者让她到最后,却是另有用意,是让她对宝玉诗作出反应。如:面对宝玉诗中的"秋容浅淡映重门",这可看作是宝玉射出的比丘特爱箭,黛玉则以"半卷湘帘半掩门"回应。表明她接受宝玉的爱,之所以要"半卷半掩"实是封建礼教的束缚所致。又如,宝玉诗中"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黛玉又是以"娇羞默默同谁诉,秋闺怨女拭啼痕。"为之呼应。

且说袭人因见宝玉看了字帖儿便慌慌张张的同翠墨去了,也不知是何事。后来又见后门上婆子送了两盆海棠花来。袭人问是那里来的,婆子便将宝玉前一番缘故说了。袭人听说便命他们摆好,让他们在下房里坐了,自己走到自己房里称了六钱银子封好,又拿了三百钱走来,都递与那两个婆子道:"这银子赏那抬花来的小子们,这钱你们打酒吃罢。"那婆子们站起来,眉开眼笑,千恩万谢的不肯受,见袭人执意不收,方领了。袭人又道:"后门上外头可有该班的小子们?"婆子忙应道:"天天有四个,原预备里面差使的。姑娘有什么差使,我们吩咐去。"袭人笑道:"有什么差使?今儿宝二爷要打发人到小侯爷家与史大姑娘送东西去,可巧你们来了,顺便出去叫后门小子们雇辆车来。回来你们就往这里拿钱,不用叫他们又往前头混碰去。"婆子们答应着去了。

为史湘云出场设伏笔。

袭人回至房中,拿碟子盛东西与史湘云送去,却见槅子上碟槽空着。因回头见晴雯、秋纹、麝月等都在一处做针黹,袭人问道:"这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那去了?"众人见问,都你看我我看你,都想不起来。半日,晴雯笑道:"给三姑娘送荔枝去的,还没送来呢。"袭人道:"家乡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晴雯道:“我何尝不也这么说。他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连碟子放着,就没带来。你再瞧,那槅子尽上头的一对联珠瓶还没收来呢。"秋纹笑道:"提起瓶来,我又想起笑话。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顽,巴巴的把那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谁知他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了。可巧那日是我拿去的,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你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太太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找太太当日年轻的颜色衣裳,不知给那一个。一见了,连衣裳也不找了,且看花儿。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么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凭他给谁剩下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秋纹忙问:"给这屋里谁的?我因为前儿病了几天,家去了,不知是给谁的。好姐姐,你告诉我知道知道。"晴雯道:"我告诉了你,难道你这会退还太太去不成?"秋纹笑道:"胡说。我白听了喜欢喜欢。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众人听了都笑道:"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儿。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秋纹笑道:”原来姐姐得了,我实在不知道,我陪个不是罢。"袭人笑道:"少轻狂罢。你们谁取了碟子来是正经。"麝月道:"那瓶得空儿也该收来了。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以,赵姨奶奶一个的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太太也不大管这些,不如早些收来正经。"晴雯听说,便掷下针黹道:"这话倒是,等我取去。"秋纹道:"还是我取去罢,你取你的碟子去。"晴雯笑道:"我偏取一遭儿去,是巧宗儿你们都得了,难道不许我得一遭儿?"麝月笑道:"通共秋丫头得了一遭儿衣裳,那里今儿又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说着又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一面说,一面往外跑了。秋纹也同他出来,自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来。

前面探春在邀请函中提到宝玉送鲜荔一事,原来鲜荔是用缠丝白玛瑙碟子装着送去的。

宝玉起孝心,将两个联珠瓶插上桂花,一个送贾母,一个送王夫人。秋纹跟着宝玉,在贾母处得到几百钱的奖赏,在王夫人处碰上翻旧衣,原来翻旧衣,是要奖赏袭人。秋纹好运气,碰上王夫人高兴,又赏赐了她两件旧衣服。秋纹很感激,晴雯却借机嘲讽起袭人来。由此可见,晴雯是个有骨气,口直心快不藏奸,眼里不揉沙子的女孩。不过这很容易得罪小人。

晴雯去拿联珠瓶,碰上王夫人的可能性大,后来王夫人说不认识晴雯,该是谎言。

袭人打点齐备东西,叫过本处的一个老宋妈妈来,向他说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来,如今打发你与史姑娘送东西去。"那嬷嬷道:"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的。"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这绢包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替我们请安,替二爷问好就是了。"宋嬷嬷道:"宝二爷不知还有什么说的,姑娘再问问去,回来又别说忘了。"袭人因问秋纹:"方才可见在三姑娘那里?"秋纹道:"他们都在那里商议起什么诗社呢,又都作诗。想来没话,你只去罢。"嬷嬷听了,便拿了东西出去,另外穿戴了。袭人又嘱咐他:"从后门出去,有小子和车等着呢。"宋妈去后,不在话下。

宋妈,即"送妈"。鸡头:芡实。缠丝玛瑙碟子,现在盛了桂花糖蒸新栗粉糕送给史湘云了。

宝玉回来,先忙着看了一回海棠,至房内告诉袭人起诗社的事。袭人也把打发宋妈妈与史湘云送东西去的话告诉了宝玉。宝玉听了,拍手道:"偏忘了他。我自觉心里有件事,只是想不起来,亏你提起来,正要请他去。这诗社里若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袭人劝道:"什么要紧,不过玩意儿,他比不得你们自在,家里又作不得主儿。告诉他,他要来又由不得他;不来,他又牵肠挂肚的,没的叫他不受用。"宝玉道:"不妨事,我回老太太打发人接他去。"正说着,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问二爷作什么呢,我说和姑娘们起什么诗社作诗呢。史姑娘说,他们作诗也不告诉他去,急的了不得。"宝玉听了立身便往贾母处来,立逼着叫人接去。贾母因说:"今儿天晚了,明日一早再去。"宝玉只得罢了,回来闷闷的。

第四回护官符中写道:"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原籍即金陵。都中有十房,故史湘云现也居住在都中,离贾府很近。史湘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她要作什么主呢?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她婶娘待她不好。

次日一早,便又往贾母处来催逼人接去,直至午后,史湘云才来,宝玉方放了心,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又要与他诗看。李纨等因说道:"且别给他诗看,先说与他韵。他后来,先罚他和了诗,若好,便请入社;若不好,还要罚他一个东道再说。"史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众人见他这般有趣,越发喜欢,都埋怨昨日怎么忘了他,遂忙告诉他韵。史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里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先笑道:"我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说着递与众人。众人道:"我们四首也算想绝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倒弄了两首,那里有许多话说,必要重了我们。"一面说,一面看时,只见那两首写道: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史湘云道:"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众人道:”这更妙了。"因又将昨日的与他评论了一回。

湘云一边与人说话,一边和出两首诗,足见她诗思敏锐,才情超逸。

湘云诗注释及译文

注释一

都门:本指都城里门,后通称京城。因宝钗曾有诗云:"方园筑向帝城西",所以这里的都门实指大观园。蓝田玉:产玉故乡陕西蓝田县产的玉。霜娥:主管霜雪的女神。又名青霄玉女、青女。非关:与......不相干。倩女欲离魂:事出唐代陈玄佑《离魂记》。说张镒幼女倩娘与王宙相爱,张镒将她另配,王宙愤然诀别远行。途中倩娘忽然追至,两人一起遁去。他们在外生活五年后回家看父母,家人都惊讶不已。这时,倩娘从房中跑出,与回家的倩娘相抱,合为一体。原来当时倩娘怨忿成病,数年卧床不起,跟王宙外逃的仅是倩娘的魂魄。这是个描写不满包办婚姻的幻想故事。秋阴:秋天的阴云。雨渍:这里指留在海棠花上雨水的痕迹。隔宿痕:经过一夜雨水滋润的海棠花的姿容。肯令:怎么能让。朝昏:从早到黄昏。

译文一

昨日神仙降临京都,种得如同蓝田玉一样的白海棠一盆。她高清冷洁像那天性喜爱冷艳的霜娥,她飘逸而出的淡冷清香与倩娘离体的惨白魂魄无关。秋天的阴云从那里捧出来这晶莹如雪的海棠,雨夜后的她显得更加娇艳妩媚。乐得诗人不知疲倦地吟咏,怎么能让她从早到晚在寂寞中度过?

注释二

蘅:杜蘅或蘅芜,一种香草。芷:白芷,也叫薜芷,一种香草。见屈原《离骚》:"扈江蓠与薜芷兮"。萝薜:两种攀援蔓生植物藤萝和薜荔。喜洁:喜爱高洁。偶:伴侣、友朋,这里指与白海棠一样高洁的花。悲秋:对萧瑟秋景而感伤。断魂:极度悲伤。玉烛:白蜡烛,比喻白海棠。晶帘:水晶帘(晶莹半透明的栊帘),比喻白海棠。隔破:隔断。月中痕:月中留下的影痕。幽情:深沉的情感。虚廊:空廊。夜色昏:夜色昏暗。

译文

长满杜蘅(或蘅芜)薜芷的台阶通向了长满藤萝薜荔的门口,这白海棠既适宜种在墙角也适宜种在盆中。她因喜爱高洁而难以寻觅到友伴,人若过分悲伤就会丢魂失魄。她像是秋风里流干泪水的白烛,又像是水晶帘隔断的自己在月中的影痕。她满腹幽怨深情想要对嫦娥诉说,无奈那寂静的长廊上惟有夜色昏昏。

与前四人诗作比较

其一首联写白海棠如同造化神奇造的洁白无瑕的蓝田玉一般,凸显出白海棠的高贵高洁。想象奇特,惟黛玉首联方可与之媲美。颔联与宝玉诗中的颔联有得一比,但宝玉诗中的太真沐浴、西子捧口属常典,而本诗中的霜娥喜冷,倩娘离魂属冷典,因而胜宝玉一筹。颈联中的"秋阴捧出何方雪"确实是好诗,"捧"字不仅是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而且含掷重意蕴,又采用反诘语气,更增强了对白海棠高清洁白的赞美情感。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则富含艺术辩证法,有哲理性,相比之下,各有千秋。或是宝钗的更为上乘。"雨渍添来隔宿痕"与宝玉的"宿雨还添泪一痕"可比拟。尾联与前四人难分伯仲。

全诗奇想联篇,基调明丽清峻,暗合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全诗贯穿于一个"乐"字。

其二首联以蘅芷萝薜相衬托,写白海棠对待生活环境的态度,暗合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情性,与宝钗首联可比拟。颔联可与探春颔联比拟,探春联直白,本联由于前后诗意相互照应,花与人相互感应,诗歌的感染力更强。颈联首句写在秋风中摇曳的海棠花,像白烛在风中滴干眼泪化为了的一堆凝脂,海棠晶莹高洁的形态毕现;后句写得极富朦朦胧美,富有情韵。本联与宝钗的颔联有得一比。末联托花寄兴,感情汹涌,因世间"难寻偶",只好向"嫦娥诉",而夜色昏昏,长廊寂静,连嫦娥也休息去了。至此,将她那种苦闷、失望、颓废的心情,表现得深沉极至。

全诗感情深沉,基调凄婉哀切,贯穿于一个"悲"字。

诗二首吻合了湘云判曲中的"乐中悲"。

文中众人都认为此诗二首为压轴诗,不过我觉得钗黛湘各有千秋,此诗二首一定评为第一,不好说。

二、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去。湘云灯下计议如何设东拟题,宝钗听他说了半日,皆不妥当,因向他说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了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一席话提醒了湘云,倒踌蹰起来。宝钗道:"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的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湘云听了,心中自是感服,极赞他的周到。宝钗又笑道:"我是一片真心为你的话。你千万别多心,想着我小看了你,咱们两个就白好了。你若不多心,我就好叫他们办去的。"湘云忙笑道:"好姐姐,你这样说,倒多心待我了。凭他怎么糊涂,连个好歹也不知,还成个人了?我若不把姐姐当亲姐姐一样看,上回那些家常烦难事也不肯尽情告诉你了。"宝钗听说,便叫一个婆子来:“出去和大爷说,依前日的大螃蟹要几篓来,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你说大爷好歹别忘了,我今儿已请下人了。"那婆子出去说明,回来无话。

湘云夸下海口要做东,来到宝钗的蘅芜院咭咭呱呱说了许多想法,可见对这次做东她有思想准备。其实诗社总共才八个人,她做这个东花不了几个钱。第六十三回,袭人等丫鬟为宝玉庆生,聚会人数达十八人之多,总共才花了五两二钱银子,然而场面热闹,姐妹们玩得开心,那是一次最有意义的青春盛会。如此算来,湘云做这个东,最多二两银子足够,她若凭自己的能力,做了这个东,多有面子!可如今她各种计议,全被宝钗否定了。其实,在听说湘云要做东的当时,宝钗就打定主意夺她的做东权,故诗社一散场,就把湘云邀来自己居处安歇。

宝钗为什么要夺湘云的做东权呢?这名誉上是帮湘云排忧解难,实际上是为了她自己。

薛家几十号人住在贾府多年,虽然一应日费供给自备,那房租费呢?况且宝钗还住在大观园里的蘅芜苑,那是个多么安逸舒适的好地方。这年正月二十一宝钗生日,贾母拿出二十两银子为她庆生,如今已是秋月,薛家还没回礼呢。可见薛姨妈是个守财奴,十分吝啬。如今宝钗探听到贾府众人,自贾母起有半数多人爱吃螃蟹,王夫人还提起要请老太太赏桂花吃螃蟹呢,而她自家伙计前些日子又送了几斤螃蟹来孝敬,于是计上心来,趁机回礼顺理成章。宝钗极其精明,她这次做东,一来还了礼,二来帮了湘云的忙,三来借花献佛,自己可以少花银两。她家伙计送来几斤螃蟹,她便要人家几篓。接下来的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算了算,这顿螃蟹宴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贾母为她庆生捐银二十两,她花费略高些,精着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宝钗这次做东,根本不是什么会做人,而是必须的,事实上做的还远不够。

湘云明儿做东,当个傀儡,忙前忙后,谁会相信是她做的东呢?她一个小孩,那有这个实力?谁人不知?此次湘云不仅东未做成,且丢尽了面子,被宝钗当猴耍了。湘云憨傻,如今年龄小,不懂事,暂时是会对宝钗感激不尽,但一旦她明白过来,终将疏远宝钗。另外,贾母吃过螃蟹后,知道宝钗玩弄了湘云,不仅不会感激她,反而会对她心生厌恶。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做东若钱不够,不够的宝钗帮补上,那宝钗才是真心帮湘云,湘云确得好好感谢她。

宝钗在这次海棠诗中写道:"胭脂洗去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欲偿白帝凭清洁"。似乎她很圣洁高尚,其实这正如她所言,不过是个"顽意儿",是用来哄人的。她的真实言行,就是"满嘴上仁义道德,满肚子算计他人"。一个典型的封建卫道士。

这里宝钗又向湘云道:"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湘云只答应着,因笑道:"我如今心里想着,昨日作了海棠诗,我如今要作菊花诗如何?"宝钗道:"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湘云道:"我也是如此想着,恐怕落套。"宝钗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是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做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湘云笑道:"这却很好。只是不知用何等虚字才好。你先想一个我听听。"宝钗想了一想,笑道:"《菊梦》就好。"湘云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夹的上。我又有一个。"湘云道:"快说出来。"宝钗道:"《问菊》如何?“湘云拍手叫妙,因接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宝钗也赞有趣,因说道:"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说着,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宝钗便念,一时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十二。又说道:"既这样,越性编出他个次序先后来。"湘云道:"如此更妙,竟弄成菊谱了。"宝钗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赏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笫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湘云依说将题录出,又看了一回,又问"应限何韵?"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限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湘云道:"这话很是。这样大家的诗还进一层。但只咱们五个人,这十二个题目,难道每人作十二首不成?"宝钗道:"那也太难人了。将这题目誊好,都要七言律,明日贴在墙上,他们看了,谁作那一个就作那一个。有力量者,十二首都作也可;不能的,一首不成也可。高才捷足者为尊。若十二首已全,便不许他后赶着又作,罚他就完了。"湘云道:"这倒也罢了。"二人商议妥贴,方才熄灯安寝。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宝钗在这里提出诗词创作,题目不可刁钻古怪,用韵不可太险,甚至可以不限韵,主张自由发挥,提倡立意新巧,这实际反映了曹雪芹的诗歌创作观。所谓立意新,就是说一首好诗全凭诗人的高度想象,想象越丰富就越空灵,越丰满,越耐看,越有情趣,越能感动人。这对于我们研究诗词将有很大帮助和辅助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mengshia.com/jsgl/10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